禅宗“参话头”的功夫应该怎么用?

  问:禅宗参话头的功夫应该怎么用?

  明贤法师:禅宗的参话头功夫异常关键,禅门的这一宗尤其是南传禅法得以延续,到宋代今后的禅门的这种样板基本上是以这种功夫为核心的,所以这个用功方法一定要知道,假如是功夫用得适合,不分什么古今,道德不然则前人有之,今人亦有之。

  至于措辞头功夫该怎么用,这就是关键的问题了,首先我们话头包括四个字就是念佛是谁,这四个字里面的所谓念佛呢就是我们先提起来念诵佛号,默念三声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然后停下来,默默地来找寻让自己念起佛号的这个泉源,看着泉源力量哪里来的,到心坎里面一念尚未生之前的那个地方去寻找,假如是已生之后,那就是话尾,跟话头无关了,而假如是找一念未生前,因为宿世的业力和无明遮蔽的原因,我们一般都只是出现一个混沌的、迷茫的状态,根本不明白,而在这种不明白傍边,我们不能放弃,把这个不明白的功夫持续下去,这就是话头的功夫,不明白简单来说这就是疑情,疑情能够把住,稳住,持续下去,不急不缓,功夫越用越细,疑情的功夫就稳定了,这就是参话头。

  终有一天,疑情打破,我们的法身会破壳出茧,所以我们的话头功夫它的核心重要的就是要把我疑情,疑情是个中的主要内容,形式呢是念了佛今后去寻找念佛的是谁,所以念佛是谁的这个功夫经常提,内核是要把住疑情,疑情能把得住,叫看话头,疑情把不住叫念话尾,念话尾的意义不大,看话头能够看得住这就有功夫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丧子未必是凶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丧子未必是凶

丧子未必是凶(一)《华严五祖纪》:唐朝杜顺和尚,有一天到外面去化缘的时候,有一个斋主抱著他的儿子,求和尚给他消灾延寿。和尚定睛对著孩子看了许久,说:这孩子本是你的冤家,现在应该给他忏悔。吃完了斋以后...

释门法戒录: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

释门法戒录: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俗姓齐,吴郡(今属江苏省)人。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境遇很穷困。元和初年(公元806年),遇着杭州灾荒,准备去天竺寺讨饭吃,走到孤山寺西面,又饿...

星云法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星云法师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四十多年前,我初到台湾时,没有自己的的寺院道场,只要有人需要佛法,我便不分是闹市或是深山,都发心前往传教。那时候,我一个月中,乘着平快火车,北至宜兰,南至凤山,南北往返的次数不计其数。虽然十几个小...

心灵环保的重要

心灵环保的重要

现代人保护自然环境的运动,起源于欧美,而亚洲地区之推行,则以日本居首。当我在一九七0年代留学于东京期间,几乎每天都可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见到有关环境污染的报导。当时的儿童绘画中所见的东京天空,不是...

哲理故事300篇(131-135)

哲理故事300篇(131-135)

131、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

因果故事:救人即救己 定业如斯转

因果故事:救人即救己 定业如斯转

因果故事:救人即救己定业如斯转 在抗日战斗前几年,宁波市内大街上,有一家孔凤春香粉店,店中有个姓蒋的职工,人人都习惯的叫他蒋师长教师。有一年事尾,蒋师长教师按例回东乡家中去过年;路过老江桥,看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