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做到这十点不愁没朋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佛经里也有这样的例子:佛陀带着阿难尊者一行人,经过卖鱼的鱼市,鱼的腥味熏得大家全身腥臭难闻。佛陀就开示弟子说:“我们和坏的朋友在一起,坏的习气就像鱼腥一样,会沾污我们的身心。”又有一次,佛陀领着阿难尊者及几位弟子经过一处花店,大家身上都沾满了花香。佛陀又应机开示:“阿难!你们和好的朋友交往,好的习气就像这花香一样,会清净我们的身心。”

佛陀曾告示弟子,朋友的品格有四种:

1、有友如华:有些人交朋友,在你功名利禄得意的时候,他捧你如贵人,把你当花一样,插在头上带在身边,四处招摇炫耀;一旦你失意落魄时,犹如花萎谢了,他就把你弃置一旁,浑然不曾相识。这种朋友不宜深交。

2、有友如秤:秤,如果你重,它就垂下来;你轻,它就翘起来。有一种朋友也是这样:你有功名富贵,他就向你求功、谄媚,跟你低头谗言,阿谀奉承,无所不用其极;等到你不如往昔威风的时候,他就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态度大变。这种朋友实在要不得。

3、有友如山:好像金山一样,鸟栖息在金山上也会映得全身发光;有的朋友就像一座宝山,跟他在一起,大德高义,日沾月沐,会让我们受益良多。

4、有友如地:有的朋友能替我们担当一切,犹如大地普载万物,可以丰富我们的生命内涵。

对于如山如地的朋友,要多交往;对于如花如秤的朋友要默然避开。佛陀也告诉我们:朋友之间以四摄法相处很好。什么是四摄法呢?就是布施、爱语、同事、利行。互相施助,或财物上给助,或精神上扶持;彼此相处,常说鼓励、赞叹的柔软话语;凡事设身处地多为对方着想,才能真正了解他的感受,不致隔靴搔痒,触不着问题的症结;既是朋友,就应该彼此不存私心,彼此相处时,能祥和无争,互相信赖。

朋友如果有了隔阂误解,要如何消除距离,才能促进良好的关系呢?我现在要以佛陀的开示,也学无际大师,开十个药方给各位参考。这“朋友十剂”,用现在的话语来说就是:

1、好心一片:以正直、关爱、提携的心和朋友交往。

2、爱语三句:朋友见面,至少要有几句好话。

3、忍耐一时: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是这个意思。

4、慈悲全用:能以慈悲心对待朋友,如菩萨的慈愍众生,则无事不能忍,无事不能容。

5、布施五钱:对于钱财,要有“分一半也无妨”的气概。

6、信用始终:比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已经承诺的事,要尽力履行,切莫虎头蛇尾。

7、感谢万分:受朋友施助,无论身行、口说、意念,都应该存至诚的谢忱。

8、体谅一点:体谅可以润滑彼此间的磨擦,消弭不愉快的裂痕。

9、恭敬十成:恭敬可以升华友谊的境界,美化两者的交情。

10、方便不拘多少:为人处事,虽然要有原则,有时候不妨略作变通,开方便法门对待。

对于朋友的相处,这十个方法到处都能行得通。另外,朋友怎样相处?依照佛陀指示,我再送给各位四句话:

一、你大我小;

二、你对我错;

三、你好我坏;

四、你有我无。

本文摘自星云大师著《佛陀的教育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教你挽回出轨的男人心

教你挽回出轨的男人心

不久前,我的一个朋友跑过来和我哭诉,说她的男人出轨了,她们两个一直都很恩爱,也没出现过什么矛盾,但是他为什么那么绝情,要在外边找小三。可是,朋友她虽然很痛恨小三,但是她还很爱这个男人,她想要挽回这段...

四款最佳补血食谱

四款最佳补血食谱

贫血是女性最常得的疾病,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容易失血。如果失血后不及时补血,久而久之就容易贫血。一、莲子桂圆汤莲子、桂圆肉各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莲子用水泡发,去皮去心洗净,与洗净的...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冤冤相报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冤冤相报

冤冤相报海涛法师编著有一对老年得子的老夫妇,从小便对独生女十分疼爱,这小女孩也长的伶俐乖巧,一家人也生活的幸福安宁。在女儿十七岁那年,有一回不小心受了点风寒,因为他们的女儿从小若是伤风感冒从来都是不...

索达吉堪布:为达目的,人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索达吉堪布:为达目的,人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索达吉堪布:为达目的,人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问: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好像都在疲于奔命,像是战场中的士兵,永远得不到休息,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整天都在勾心斗角、互相奋战...

开店择吉日,这几个注意事项要记牢

开店择吉日,这几个注意事项要记牢

很多人对小时候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回忆:记忆里的爷爷经常戴着一副老花眼镜,手中不时翻动着一本老黄历,老黄历上写着很多事宜的良辰吉日,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爷爷查阅完老黄历后,才开始对家里人说出择吉决定。这...

人必有一死

人必有一死

人必有一死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必死。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