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六种泡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小青柑开始风靡全宇宙,没喝过小青柑都不好意思自称茶友。

有很多茶友在拿到小青柑后,都会纠结是该保持完整,还是该一把捏碎?或是吐槽:出味慢?茶味不足?

在讨论哪种冲泡方法更适合之前,首先要先知晓一个原理:

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来说前三泡就浸出了大部分的可浸出物质,而柑皮的内含物质(包括挥发油、陈皮黄酮等)浸出较慢,前几泡滋味较淡,三泡之后还有大量的物质没释放出来,在新会很多人说一块柑皮可以泡一整天。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不难做出选择了,可根据自己对滋味的偏好来决定泡法!

1

整 颗 冲 泡

(完美主义)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小青柑的完整性,而且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普洱茶因为包裹在柑皮里面,浸出较慢,正好可以做到与柑皮的出味速度接近,实现两者滋味的协调一致。

醒茶的时候,可以时间稍微长一点。再接下去冲泡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当然,如果你着急,那也可以在注水的时候,让开水正对着开口的地方,往茶叶上面冲水,这样茶叶的出味速度可以增加很多。

这个方法冲泡之后,柑形完整性比较好,观赏性比较高。

2

碎皮泡饮法

(节省模式)

把用棉纸包裹的小青柑整颗捏碎,再加沸水冲泡,茶叶与陈皮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灵活调整。

由于陈皮坚硬,难以捏碎,所以此法适合豪情冲天、大力士的茶友。只是,由于普洱茶溶出速度较快,耐泡度降低,且陈皮溶出物质较慢,皮香较淡,口感平衡不足。

会出现一种情况:茶的滋味变淡了,柑皮的滋味才逐渐出来,二者的滋味不同步,没法实现融合。

3

敲 碎 法

(懒人模式)

方法是在包装未拆解的时候,拿小青柑在桌面轻敲下,让柑皮表面产生裂痕,力度自由把握,裂缝越多,出味越快。

4

多 孔 法

(口感最佳法)

这个方法,能很好的解决出味满的问题。在泡茶之前,简单的用茶针挖几个小孔,这也是很有趣的事。比如:挖个北斗七星图?挖个满月星空?

如图所示以茶刀在青柑仔四周及柑底部钻以九孔,孔径大小以不漏碎茶为宜。这样泡出来的小青柑,口感清甜适度,而且极为耐泡,既无碎茶漏出,又可防止溶出速度过快。茶刀建议选用锥形刀尖,用力要控制适度以防伤手。

5

三段注水冲泡

(耐心模式)

取一颗小青柑,整颗放入盖碗。

开始冲泡时,从柑皮外注水。也就是把热水水柱冲在小青柑皮上,这样冲出来的茶,茶汤黄亮,清香自然,滋味青甜。

因为熟普需要水流漫过整颗小青柑才会慢慢散出滋味,因此茶味淡、汤色淡,但青柑的香气浓。

到三、四泡时,从柑皮与熟普的连接处注水。水柱同时击打柑皮和熟普,因此茶汤在过程中相互交融,很是奇妙,当整个盖碗的水流注满时,茶汤会变成酒红色,很是明艳,这样冲出来的茶汤口感融合性最佳,耐泡程度也适中。

到后段小青柑滋味变淡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水柱直冲熟普中心,这样冲出来的茶,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相对来说浓度较高,刺激性强,而且耐泡度会降低,因此刚开始接触品饮的茶友会觉得味太浓。

用这三种注水方式,便可以调整茶汤的浓淡,保持柑普茶滋味的协调,如此泡茶,才能真正展现小青柑香甜可口的品质特征。

6

暖心愉情法

(最萌模式)

把小青柑扣成图中形象,此法等同于方法四,唯一不同的是,这方法能实现最佳的愉悦心情。看看不喝好像也很好?

喝茶,就是为了愉悦身心,各位茶友们赶紧按照以上方法尝试起来吧~

七彩云南柑之味来了,赶快感受一下幸福的味道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沉香投资需谨慎 维护价值靠良心

沉香投资需谨慎 维护价值靠良心

 沉香,又叫琼脂、白木香、莞香,并不简单地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来的混合油脂(树胶)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一块沉香的生成,需气候、环境、过程、时间、机缘等因素,是完全不确定的一...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死后有三种力量决定他的去向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在临命终时最能得力。平日修行有素,命终...

达真堪布:如何不被恶友控制,断除这样的恶缘?

达真堪布:如何不被恶友控制,断除这样的恶缘?

达真堪布:如何不被恶友控制,断除这样的恶缘? 问:如何不被恶友控制,断除这样的恶缘? 答:“远离恶友佛子行”,远离啊!少联系,少接触,自己也可以用一些善巧方便去化解这样的恶缘。恶缘很可怕,若是有这...

良价禅师的往生故事

良价禅师的往生故事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他很欢乐游方参访诸山长老,曾于南泉禅师那儿融会了禅旨,继而又在去严云处将其他疑情参透。大中末年,介师在浓山大弥禅法,到了咸通十年三月廿一的那天,命学...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某僧看到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后,好象开悟了。不再拜佛,经常以《大般若经》当手纸。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我就是佛,经文不过是记载佛话而已。有佛在此,经文何用?一日,白隐对他说:听说你已悟大道,已经成佛了...

宣化上人度化旧金山太保帮派

宣化上人度化旧金山太保帮派

当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给六祖慧能大师的时候说:“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意思是:不要急于传播佛法,佛法是从困难中兴起来的) 一千多年后,在中国东北吉林省双城县三藏法师宣化上人,即当时众所周知的白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