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祸莫大于;不知足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如要拥有快乐,那就是常常感?满足。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万事万物,知足常乐。”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塬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

有一个青年总是哀嘆自己命运不济,生活多舛,既发不了财也求不到一官半职,终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了一个老和尚,当他看到老和尚一脸的平静祥和时不由得嘆了口气。

老和尚拦住青年,问他为何嘆气,青年说:“我看到你开心的样子觉得很羡慕。为什么我总有这么多的烦恼?为何我既?有一技之长而又一贫如洗?”

老和尚说:“年轻人,你明明很富有啊!”

青年问:“富有?我除了烦恼什么也没有。”

老和尚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继续问他:“那么,假如有人给你一千两银子,换你十年的寿命,你换吗?”

“当然不换!”

“给你五千两银子,换你的健康,你换吗?”

“不换!”

“给你一万两银子,换你的生命,你换吗?”

“不换!”

老和尚顿时笑了:“年轻人,到现在为止你至少拥有一万六千两银子了,难道还不够富有吗?”

青年人的烦恼来自于未能真正认识?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他只是看到了自己缺少的东西,却从未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若能知足,则一切烦恼自会迎刃而解。

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的。知足常乐,是一种人 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今日重温,也许会忍俊不禁,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 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心裡面就时?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用星云大师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面对现实,我们看到 不少铤而走险而落得身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嘆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 不会走到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裡会知足,哪裡会收得住手呢?所以,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经歷过了,才懂得它的弥足珍贵,最主要是我们遗落了那 一份拥有时的心旷神怡。现代人匆匆的脚步已定格为一种时代的风景,竞争与挑战接踵而至。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袪除烦躁 的心态,时刻保持着乐观充实的心境,就会得到如沐阳光般快乐的生活。

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会过滤一种压抑与深沉,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澄清一种本真与回归,才会少一些烦躁,多一些宁静。

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印度素食——高雅的传承

从1997年起,印度学生对于上生物课时是否要进行活体解剖,便拥有选择权;这是德里高等法院(Delhi High Court)回应素食团体所做的裁决。产品包装必须标明荤素2001年间,印度政府要求业者...

秤锤祖师

秤锤祖师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知此事也不说她,日子久了,她更胆大,天...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猴子与乌龟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猴子与乌龟

猴子与乌龟从前,有只猴子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还和一只乌龟交上了朋友。它们经常在一起玩耍、谈天,过得十分愉快,成了莫逆之交。乌龟的老婆见乌龟经常早出晚归,怀疑它是否在外面与其他雌乌龟,有什么不正当...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的一碗面 陌生人请一碗面,我都那么感激,而我妈一个人辛苦地养我也煮了二十多年的面和饭给我吃,我怎么没有感激她呢?....。 别人给予一点小惠你就“感激不尽”,却对亲人,父母的...

神话中的四大天王是谁?他们是道教还是佛教的?

神话中的四大天王是谁?他们是道教还是佛教的?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四大天王的说法,最著名的就是香港四位明星,李德华、张学友、黎明和郭富城。一提起四大天王,人们就会想起他们。当然,其实我们也知道,他们被称为四大天王只是一个比喻。四大天王原本是指...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初九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初九日开示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月初九日开示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古人有说得到行不到的,亦有行得到说不到的。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