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祸莫大于;不知足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如要拥有快乐,那就是常常感?满足。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万事万物,知足常乐。”一颗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悦、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有许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塬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

有一个青年总是哀嘆自己命运不济,生活多舛,既发不了财也求不到一官半职,终日愁眉不展。一天,他在路上偶遇了一个老和尚,当他看到老和尚一脸的平静祥和时不由得嘆了口气。

老和尚拦住青年,问他为何嘆气,青年说:“我看到你开心的样子觉得很羡慕。为什么我总有这么多的烦恼?为何我既?有一技之长而又一贫如洗?”

老和尚说:“年轻人,你明明很富有啊!”

青年问:“富有?我除了烦恼什么也没有。”

老和尚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继续问他:“那么,假如有人给你一千两银子,换你十年的寿命,你换吗?”

“当然不换!”

“给你五千两银子,换你的健康,你换吗?”

“不换!”

“给你一万两银子,换你的生命,你换吗?”

“不换!”

老和尚顿时笑了:“年轻人,到现在为止你至少拥有一万六千两银子了,难道还不够富有吗?”

青年人的烦恼来自于未能真正认识?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他只是看到了自己缺少的东西,却从未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若能知足,则一切烦恼自会迎刃而解。

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的。知足常乐,是一种人 性的本真,在孩童时代,我们会为拥有自己梦想得到的东西而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烙下一串串深刻的记忆。今日重温,也许会忍俊不禁,无论行至何方,所处何 位,知足常乐永远都是情真意切的延续。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常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知道满足,心裡面就时?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用星云大师的观点来说,就会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面对现实,我们看到 不少铤而走险而落得身败名裂的人正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看到这些人的犯罪事实,很多人都会由衷感嘆说:“要是他早一点收手,大概也 不会走到这一步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感嘆所流露的,正是“知足”的思想啊!问题是,一旦受贪欲支配,又哪裡会知足,哪裡会收得住手呢?所以,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更不是平庸的表现?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经歷过了,才懂得它的弥足珍贵,最主要是我们遗落了那 一份拥有时的心旷神怡。现代人匆匆的脚步已定格为一种时代的风景,竞争与挑战接踵而至。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袪除烦躁 的心态,时刻保持着乐观充实的心境,就会得到如沐阳光般快乐的生活。

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会过滤一种压抑与深沉,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澄清一种本真与回归,才会少一些烦躁,多一些宁静。

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十洋钱救二命 缘随恩归

十洋钱救二命 缘随恩归

杭州有一贫士,年轻时渡江到萧山当童子师,岁末要回乡探亲时,行李中有洋钱三十,都是学生们敬赠的束修。到江边时,见一少妇坐在地上哭泣,且哭得很伤心,贫士就问她因何如此,少妇答说:「我丈夫已死,族人逼迫我...

如何挽回老公?婚后矛盾太多如何挽回老公?

如何挽回老公?婚后矛盾太多如何挽回老公?

都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家人的事,结婚后总会有各种事情消耗恋爱时的热情,当激情慢慢冷却这时候要如何挽回老公?婚后矛盾太多如何挽回老公。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一个相爱的人进入家庭当...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罗船师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罗船师

第二十四回 拜婆施罗船师善财离开广大香国,余香缕缕,盘旋鼻根,久久不散,盈盈香气,感其意识清新乐滋滋的,往楼阁城前进。然而,道路有高有低,有宽有窄,有曲有直,有险有夷。想到参访善知识者,寻求净化世间...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明月光华,不磨而莹

明月光华,不磨而莹法云法师在文化意识宇宙中,有一颗巨星,慧光闪耀,朗照天地。被时人誉为一代宗师大通家的国际知名学者南怀瑾教授,他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经等)的著作在海内外甚受推崇,风靡海峡两岸。那...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六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十六卷

  第十六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四十二页,看末后的经文。  【死入地狱。出离人形。当堕畜中。为...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66)“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6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七佛教导我们,生活即是《药师经》,《药师经》即是生活。要在现生人生的六尘境界里面来修,要见性,不能够讨厌六尘,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