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八讲02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02

以修道来对治五欲,有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

在家的佛弟子,要不给五欲的洪流冲没,至少要奉持五戒:一不乱杀而仁慈,二不乱取而重义,三不邪淫而有礼,四不乱说而诚信,五不饮酒而智清。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把人做好,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苏格拉底白天点著灯笼在街上行走,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要看看这个世间有没有人。世间上奉行五戒的人太少了,健全的人也就少了。

一说到持戒,初入佛门的人总是很畏惧,以为持戒这样不能做,那样也不能做,实在太束缚了,其实戒的意义是防非止恶,非但不是束缚,而且有绝对的自由。所谓自由是以不妨碍他人,不侵犯他人为原则,而持戒就是轨范我们的身心,不要侵犯他人。

比方说,你杀生,就侵犯他人生命的自由;你乱取,就侵犯他人财物的安全;你邪淫,就妨害家庭的和谐;你乱说,就妨害他人的信用;你饮酒,就妨害自己的身体。假若能到监狱里去调查一下所有的犯人,可知,大都是犯了五戒的关系。杀人、伤害,这是犯了杀戒;盗匪、窃盗、恐吓、诈欺、侵占、贪污,这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家庭、妨害风化、妨害婚姻、重婚、强奸等,就是犯了邪淫戒;诈欺、教唆、诬告、妨害名誉、造谣惑众等,就是犯了妄语戒。

要把人做得像一个人,守戒是必要的,五欲洪流最易泛滥成灾,有了持戒的堤防,欲海就不会成灾了。

经里说:‘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就是要在家的信众,身虽没有出家,而心要常常欣乐出家僧众的清净生活,不忘三衣,瓦钵法器,如能这样,就可以脱离五欲的束缚,保持人格的清白。

三衣、瓦钵、法器都是出家僧众的法物。三衣就是所谓袈裟,有僧伽黎(大衣)、郁多罗僧(七衣)、安陀会(五衣)等三种分别。瓦钵,即盛饭乞食之物,梵语钵多罗,华言应量器,有礼、色、量三者相应之义。法器,帮助修道的用物叫法器,如法鼓、法螺、法灯、法幢,乃至鱼、磬、钟鼓、铛铪、铙钹等均是法器。

无论是三衣、瓦钵、法器,都代表著清净的僧团,象征修道者的人格,顺治皇帝诗云:‘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娑披肩难’,顺治皇帝赞美钵盂袈裟,也就是赞美出家的僧团!

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多,喜欢记著仇恨,不肯念人的恩惠。在社会上,你满足他百千次的所求,只要有一次不如他的意,他就记恨你,所以本经指导在家学佛的弟子,要常念三衣,瓦钵法器,不要念人的坏!

在家的佛弟子,不出家在家修道也是一样,像维摩诘长者、胜鬘夫人都是在家菩萨,就是文殊、普贤也是以在家菩萨的样子教化众生,现出家比丘相的菩萨中唯有地藏菩萨。菩萨不是在出家、不出家的上面分别,菩萨是以发心修道来测量品位的高低。而且,说到出家也有四种不同:一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无顾恋的比丘;二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三身出家心不出家——身著僧装,心犹恋俗的僧人;四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学佛出家和在家都是一样,做在家弟子,身虽没有穿著僧装,只要‘志愿出家’,也就是说心出家就好了。唐太宗李世民说:‘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不能好好的做一个弘法利生的出家比丘,还不如做一个在家护法的居士!

在今日佛教里,出家学佛的不像出家学佛,在家学佛的不像在家学佛,令人不胜感慨!出家众羡慕社会的富贵荣华,生活力求俗化;在家众则爱干涉僧团,管理寺庙,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希望今后在家菩萨,拥护三宝,护持佛法,多热心社会上慈济的工作,不要为了寺院的财产权和比丘纷争;希望今后出家的法师,住持三宝,住持佛法,要学有专长,要能领导在家信众从事教育文化慈善的事业!则佛教幸甚!众生幸甚!

在本经中,指示在家信众要‘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指示出家僧众要‘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梵行’,梵者清净之义,行者所修之行。离过离欲,就是梵行。‘慈悲’,慈者能给众生快乐,悲者能拔众生痛苦,为教为人,就是慈悲。出家弟子,要把所修的清净之行,修得崇高远大,用无我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把恩惠布满人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执着是非必生过患——读《世法哲言》所感

执着是非必生过患——读《世法哲言》所感

南无羌佛《世法哲言》教言:“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挂怀”。记得佛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深山里住着一只叫善牙、一只叫善博的...

租房子住需要注意的风水 不注意小心这些霉运就找上你

租房子住需要注意的风水 不注意小心这些霉运就找上你

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说都会面临租房对这个问题,起码在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房子之前都是租房住的。虽说租来的房子不是自己的,但是其中的一些风水对于自己也是有着一定影响的。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

为僧者,若不奉守佛法戒律教规,所修之行必为有过之行,流于表面,则无真正成就。佛陀有云:不奉守佛教戒法的比丘,虽然不贪求情爱之欲,却贪求利养。此意即指为僧者不守戒法,则将贪求世法之益,而无修行之心,自...

写给前男友挽回的信没有什么用怎么办

写给前男友挽回的信没有什么用怎么办

挽回前男友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经过很多曲折的事情的,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写给前男友挽回的信好像没有什么用,如果对方是一个文艺青年可能这样做是比较有用的,但是如果对方是不解风情的人,写再多的挽回信可能对方直...

达真堪布: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达真堪布: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达真堪布: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问:观想出来的金刚萨垛为什么有能力帮众生消业? 答:金刚萨垛在因地的时候发过愿:“凡是持受我名者,一切堕罪得以清净,若不清净,我不成佛。”他在...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二十一讲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二十一讲

《二课合解》第二十一讲5月17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继续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中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上节课已讲到第八节“常随佛学”,由于今天来了一些新听课的信众,释亲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