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来兴盛不衰的家族:宋朝名相范仲淹

八百年来兴盛不衰的家族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
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那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范仲淹是此中一个。中国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
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后福就无穷了。
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由此可知,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元音白叟:成佛的诀窍

元音白叟:成佛的诀窍

  一九九六年六月讲于济南元音白叟开示成佛的诀窍  我们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本来见到本性。  心中间法是密法的心髓部。密法含九乘次序递次,就是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心中间法是密三乘最后的心髓部分...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八节 水上飘来,不沉的铜佛像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八节 水上飘来,不沉的铜佛像

第五十八节 水上飘来,不沉的铜佛像煮云法师著话说这些渔翁打开包裹来一看以后,这一下子把两家渔夫呆住了,因为既不是什么黄金美钞,更不是什么奇珍宝物,原来是一尊很庄严的廿几斤重的西藏式的铜佛像。他们真是...

素食营养知多少?古人是这么理解的

素食营养知多少?古人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营养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而只会讲食物够不够丰富、是否充足、够不够饱、好不好吃营养学是近代西医学的附带产物,随着微观还原论研究的发展,能够分析每一种东西的成分...

印度智者的故事

印度智者的故事

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

海涛法师:总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海涛法师:总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海涛法师:总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问:海涛法师,您好!对小孩教育是应该严格好还是对他凡事宽容?本人急性子,看到小孩不好的时候忍不住就想发火,怎么办? 海涛法师开示:首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你...

消除几种对佛教的误会

消除几种对佛教的误会

消除几种对佛教的误会 佛教发源于印度,迄今将近有二千五百年的时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由于时间的长久和地域的广阔,难免或多或少改变了它原有的面目。这种面目的改变,有的是为了适应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