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茶道禅机风流心

风流,并不是游戏,那是一种要以一生的努力去达到的境界

大和民族,算不算是风雅或风流的民族?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印象中,日本人是既不风雅也不风流的。日本人做事认真、面孔严肃、行为死板、动作划一,哪看得出什么风流来?但实际上日本人是很重视风雅的民族,他们非常重视一个人要有解风流的气质。只是他们解风流的方式及过程与中国人大有差异。

譬如寂的境界,那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文学意境。做为一种人生境界,孤寂是一种反社会或离群的意识型态。一个人若认真工作、认真赚钱、认真做官,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认真去追求孤寂的境界,这是不可思议的。孤寂的境界,应当是在某种意识型态下自然会达到的境地,而不是努力去达到的目标。

做为一个文学意境,任何意念,不论孤高或卑俗,不论顺社会、反社会或离社会,一旦成为文学,即成为一种风雅,或风流。风流的本身是一种游戏,凡事不认真才能叫做游戏。既要风流,怎可认真?问题就在日本人常常以极认真的心态、努力,去追求风流也就是以极不风流的态度追求风流。这是中国人所不能理解的。

以目前已成为典型日本文化的茶道为例,茶道本是一种风雅的活动。茶道的起源,是风流心。茶道也有许多流派,从千利休所主张的寂的茶道,到比较华丽的茶道,支流纷纭,各有所长,但一般都以禅为心,以风流为志。然而这样的茶道,其仪式却是严肃而一丝不苟的。事实上日本人的茶道,从仪式上开始之前,便已很严肃,试观一位茶道的师傅日常的生活,每日收茶器、拭茶具、备炭火、洗茶壶,潜心研究汤水沸腾的状态,那是比一个原子科学家观察研究原子科学的态度还要认真的。

到了披露点前(茶艺)之日,你若有幸受邀前往,这走进茶室,第一眼看到的,可能就是某种禅机,你最好铭记在心,不要声张。因为回头大家无意中寒喧之际,谁看出了禅机,谁没看出,是会在对话中暴露出来的。

点前之仪从煮水开始。什么木的木炭,来自那一山泉的水,摆着什么样的茶碗(有很多是国宝级的)都是看了心中明白的人就自然明白的。在这个过程中,宾主皆保持肃静,只有茶器的声音与水的声音若有若无,供人判断献艺者本领的高低。

四座正襟危坐约半小时,主人开始以木杓舀水,并注茶入碗,传碗飨客。客人接碗,先转碗,后啜饮,饮一口便要说出对茶的评价。说得如何,也是一种考验,虽是大体上要说恭维话,但恭维得是否得体、得理、得味,大有关系。这中间,不论泡茶的人或饮茶的人,始终能保持平常心,进退从容而自然不违规炬,是为最高教养的表现。但要在这种鸦雀无声的场面上心态从容,不是很容易的。

传说战国的霸主丰臣秀吉,因出身寒微,发达后多方优遇文化人以示自己也有些文化。他师事千利休学茶道,各种动作皆已娴熟,就是那心态始终无法从容。一日,他从千利休茶庵小门钻进去,抬头见壁上插着一枝花。他敏锐地觉得那是一种禅的示警,到千利休面前说:我懂了!但千利休笑而不答,因为千利休晓得他根本没懂。

丰臣为了这类事,始终心中有自卑感。终于在某年,千利休在寺院山门上雕了自己雕像,丰臣即以此治罪千利休,将他处死,结束了这场很不风雅的风雅交情。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不论茶道、插花、吟诗(尤其是做俳句),貌虽风流,在形迹上已落入仪式,而行仪式之心,已认真到宗教的领域。西洋哲学家常说,日本人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的宗教,却到处是宗教。可谓的论。

在乱世中,不论在小说或实际生活中,都常有人为了保护一个茶碗而牺牲性命。原来在日本人心中,风流,并不是游戏,那是一种要以一生的努力去达到的境界。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83」“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8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药师法门务必明确自己的发心,清晰自己的愿望,就会产生清晰的结果!据说过去人祈求药师佛有求雨的,比...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45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45节:第七章 因势利导,谋事成事皆在人(2)

危急关头,领袖的作用是无穷的,他能够维持整个团队的秩序稳定,哪怕只是表面上的。玄奘的冷静使得马队没有产生混乱,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在忐忑--是继续死撑,还是拔腿就跑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庞大的狼群没有向...

净土法门法语:地狱五条根

净土法门法语:地狱五条根

1 这个世间人贪求爱欲,殊不知爱欲是包了糖衣的毒药,你尝到味道时候很甜,到后来它要你的命!爱欲不是好东西,不知道的人去贪爱,知道的人一定是防范,沾都不会沾染它。2 爱欲是生死之本,是一切恶的根源,今...

净土法门法语:一生要记住,决定不能跟人作对,作对就结冤仇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五)

净土法门法语:一生要记住,决定不能跟人作对,作对就结冤仇 2014净土大经科注 法语菁华录(二五)

1一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凡事随缘,不攀缘。攀缘就错了,你就操心,心不清净;随缘好,顺水推舟。一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说多自在。所以我感谢方老师,真的在这个时代里头,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读自己喜欢...

达真堪布:观想修不好,怎样才能坚持

达真堪布:观想修不好,怎样才能坚持

达真堪布:观想修不好,怎样才能坚持问:每次都观修我都观修不好,所以没有信心做,怎么才能坚持下去呢?达真堪布答:你观想不出来就不修了,那你就永远也观不出来了。你现在观不出来,所以才要观啊!观出来就好了...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5.五百菩萨的大愿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5.五百菩萨的大愿

15.五百菩萨的大愿过去旷野菩萨化身为鬼,散脂菩萨化身为鹿,慧炬菩萨化身为猕猴,离爱菩萨化身为羚羊,尽漏菩萨化身为鹅王,一共有五百名菩萨都各自化身为种种飞禽走兽的模样,而且他们的身体都发出智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