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

天衣义怀禅师悟道因缘

越州(今浙江绍兴)天衣义怀禅师,雪窦重显禅师之法嗣,俗姓陈,永嘉乐清人。其家族世代以渔为业。儿时,常随父到江上捕鱼,义怀禅师坐在船尾。父亲每捞一条鱼,就让义怀禅师用绳子穿上。义怀禅师心生不忍,便偷偷地将鱼投回江中。父亲大怒,便用竹杖抽打他。义怀禅师却不以为然,恬然如故。

年龄稍长,义怀禅师便辞别父母,游于京师,投景德寺为童行。北宋仁宗天圣(1023-1032)年间,义怀禅师参加试经得度。义怀禅师身材高挑清癯,每于众中行走,犹如鹤立鸡群。一日,有一神僧,外号言法华,于市井中碰见义怀禅师,便拊着他的后背说:临济德山去。义怀禅师不明白其意,便向当地的耆宿请教,耆宿告诉他:汝其当宏禅宗乎?行矣,勿滞于此。于是,义怀禅师便决志游方参学。

义怀禅师曾参礼过荆州金銮善禅师、叶县归省禅师,但是均未能契旨。后东游至姑苏,上翠岩礼雪窦明觉(重显)禅师。雪窦明觉禅师是云门宗中兴祖师。

明觉禅师一见义怀,便问:汝名甚么?

义怀禅师道:义怀。

明觉禅师道:何不名怀义?

义怀禅师道:当时致得(当时受戒时别人给取的名字)。

明觉禅师道:谁为汝立名?

义怀禅师道:受戒来十年矣。

明觉禅师道:汝行脚费却多少草鞋?

义怀禅师道:和尚莫瞒人好!

明觉禅师道:我也没量罪过,汝也没量罪过,你作么生?

义怀禅师便默然无语。

明觉禅师于是打了他一拄杖,喝道:脱空(不老实、弄虚作假)谩语汉,出去!

过了几天,义怀禅师又入室请益。

明觉禅师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义怀禅师正想开口议论,明觉禅师又将他打出丈室。

如此这般,义怀禅师先后请益了四次。但是他还是不明白个中的奥旨。

不久,明觉禅师便令义怀禅师充当水头(寺院里专门负责挑水的僧人)。

一天,义怀禅师正在挑水,忽然扁担断了,水桶掉在地上,他豁然大悟,当即作投机偈云: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仞峰头独足立。

骊龙颔下夺明珠,一言勘破维摩诘。

明觉禅师看了他的投机偈,遂拍案称善,予以印可。

义怀禅师悟道后不久,即辞别雪窦,前往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县)铁佛寺出世弘法。其座下有一僧后至雪窦,谈及义怀禅师出世之事,明觉禅师便令那僧举义怀禅师平日之提唱,那僧道: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潭,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明觉禅师一听,大加赞赏,引为知已,于是便派手下僧人前往抚慰。义怀禅师亦经常令门人回雪窦,探望明觉禅师。

义怀禅师后由铁佛寺迁至越州天衣山,此后曾五迁法席。所到之处,均为荒凉之地。义怀禅师每至一处,必创建楼观,化行海内,大弘云门宗旨。其为法忘躯的精神,堪为后人楷模。

义怀禅师晚年身体不好,住池州(今安徽境内)杉山庵。北宋仁宗嘉祐五年(1053)示寂,春秋七十二岁。有辞世偈云:

红日照扶桑,寒云封华岳。

三更过铁围,拶折骊龙角。

下引义怀禅师两段精彩开示,从中,我们可以大致领略禅的精神--

上堂:夫为宗师,须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遇贱即贵,遇贵即贱。驱耕夫之牛,令他苗稼丰登。夺饥人之食,令他永绝饥渴。遇贱即贵,握土成金。遇贵即贱,变金成土。老僧亦不驱耕夫之牛,亦不夺饥人之食。何谓?耕夫之牛,我复何用?饥人之食,我复何餐?我也不握土成金,也不变金作土。何也?金是金,土是土,玉是玉,石是石,僧是僧,俗是俗。古今天地,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古今人伦,虽然如此,打破大散关,几个迷逢达磨?

上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若能如是,方解向异类中行。不用续凫(水鸟)截鹤,夷(削平)岳盈(填充)壑。放行也百丑千拙,收来也挛挛(lian,同恋,眷恋不舍)拳拳。用之,则敢与八大龙王斗富。不用,都来(统统算来)不直(值)半分钱。参!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夏日常见“内火”的防治

夏日常见“内火”的防治

心火 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可服导赤散或牛黄清心丸以降火。肺火 干咳无痰或痰...

刚刚分手如何挽回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

刚刚分手如何挽回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

很多人一气之下就提了分手,可是分完立马就后悔了。那么刚刚分手如何挽回就成为了许多人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提出分手的那个人来说,虽然心里面悔恨无比,但是要是主动求和面子上却又有些挂不住。不过为了不痛失...

星云大师:第四十节 最初的迫害

星云大师:第四十节 最初的迫害

第四十节 最初的迫害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道善美,大觉佛陀的僧团中,遭遇种种的迫害,那像是注定的天经地义之事。然而每次中伤与迫害,反而助长佛陀的威望,佛法的宣扬。世间,永远是正法与邪魔斗争...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36、贪取天眼

36、贪取天眼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多数的人都是为了自私自利而贪。为了财色名利多多亦善而引起了造恶的行为,所以佛经说贪嗔痴为三毒了。从前有一位修道的人,在寂静的山中苦修...

星云法师:佛陀会生气吗

星云法师:佛陀会生气吗

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气,只是佛陀的生气,跟一般人的生气不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别人欺负我,障碍我,为了保卫自己,所以会生气。佛陀不是,我们对佛陀不好,佛陀不会计较,但是...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释迦牟尼佛的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