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佛平等禅意

茶与禅的相会,以茶为媒,唤起来人的心内佛法,不在向外奔求。茶道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调和人际关系、以心传心的人工渠道。人们常说,品茶即品禅,因而才有禅茶一味之理。  

禅和茶同为苦中甘甜,回味悠长。无论多好的茶,必须用适当的开水冲泡;无论多高深的禅,也当在生活中体验。所以,历代高僧都强调在生活中修行,用修行来指导人生。  

茶与人类心灵更有着深刻的交会,茶品与人品相应,而开展出人品即茶品,茶品即人品的特殊文化,以茶来升华人类自己的身心品格、精神与修养,并展现自身的纯粹心灵境界,让茶超越了原有物质体性,而进入了我们心灵的领域。  

禅宗更是将茶美好的特性,运用得淋漓尽致,从日常饮茶养生、提神,作为精进坐禅修道的良方,到最后将心与茶完全相融相会,将茶汇入禅宗修证体系,以禅来展现茶的极致,展现最圆满的生命境界。这些在在都让茶超越了物性的原始意涵,成为帮助修行人悟道,让人类文化朝向圆满的灵性饮品。  

茶道禅心悟人道,墨研词语韵天然,闲茶逸书醉飘香,静心怡情在雨亭。诗酒禅茶,酒如诗,意浓味烈,茶性却是禅心雅意,茶未入世之前,生于空山幽谷,历尽风吹雨沐,吸纳天地精华,待修得气定神闲,而后虽遭火焙水注,通体弥漫的依然是超然向外的气韵。  

把茶道视为清净无垢的佛陀世界,视清为佛心之流露,深刻地揭示出茶道与禅宗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进一步体悟到以茶论禅,以禅论茶,禅茶一味的本意。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禅师,然后又到河南洛阳受戒。唐景龙年中,神会又到了曹溪。他认真阅读佛教经典...

生命垂危,幸遇正法,重现曙光

生命垂危,幸遇正法,重现曙光

我叫姚娅希,今年34岁,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曾经留学澳大利亚。先后获得工商学士学位,翻译硕士学位、市场营销硕士学位。2017年9月前我曾断断续续学习外道有四五年时间。在遇到如来正法之前,从未系统拜读过...

达真堪布:念咒的时候有妄念或分别念,是安住觉知它还是立即转念?

达真堪布:念咒的时候有妄念或分别念,是安住觉知它还是立即转念?

达真堪布:念咒的时候有妄念或分别念,是安住觉知它还是立即转念? 问:当我们念咒的时候有妄念或分别念,这时候是安住觉知它,还是立即转念?因为我在学习四外加行时了知,当我们有念头时可以转为道用。但是我...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世品第(167 偈颂)】这一偈颂是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沙卡家里应供;维...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为和平努力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为和平努力

为和平努力一行禅师 著陈素玉 译一则禅宗故事说,有一个人骑着马奔驰得很快,在路边的人对他喊道:「喂!你要赶去哪里?」骑马的人回答:「我不知道,要问马才知道。」这的确是我们的处境。我们正骑着许多匹马却...

佛教故事:修行五法

佛教故事:修行五法

修行五法佛陀游化到摩竭陀国的奢斗村莽柰林窟,当时,弥醯尊者是佛陀的侍者。有一天清晨,弥醯入奢斗村托钵乞食后,来到金鞞河边,见泉水清彻,冷暖和适,河边有一座柰林,四周土地平正,清风徐徐,树木蓊郁,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