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终日度众生不见众生相

我们想要消除我执,必须得到解脱,这就叫智慧。“无我”得有智慧,没有智慧,处处把我摆在第一位,没想到别人。菩萨不是这样,而是“一切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众生”,所以他度一切众生,乃至晓得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如梦如幻。

有人问说:“地藏菩萨如果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恐怕成不了佛了?”我说根本没有众生,地藏菩萨眼里没有众生,他终日度众生不见到众生相。《金刚经》说得很清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菩萨要有众生相的话,他就不是菩萨了。 

不过这种道理,我又说得深了一点,大家在这里就要参一参啦。佛教启示的方法,会提出很多问题,你自己要用你的思想去会,等你会得了,这叫开悟,但不是叫我们一下子开悟了。现在大家皈依三宝之后,大家开悟的程度不同,今天明白这样了,明天明白那样了,积累多了,小悟变大悟,你就真悟了,真明白了。到真明白了,你就真正快乐了,你的身、口、意三业绝不是造恶业,也绝不泯灭因果,绝不做一点点坏事。 

要是做了坏事,一定受恶报,如果能达到一切因果泯灭的时候,到什么时候一切因果泯灭了?就是“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但是你的心能够没有一切事物,真能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成功了。在你没达到这种境界之前,你造的善业、善缘,顺着你的法性,能使你很快的开悟。你要是做恶业、恶缘,它是违背法性的,越走越远,跟你的性体越走越远。 

这是第一个,为了要得到“无我”的智慧,要皈依三宝。这就是皈依三宝的因缘。因此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后,这些就具足了,这是对自己来说。要是对他人来说,我们最关心的就是父母,或者你自己的子女。一切有情众生,在大乘经典里头说都是我们的父母,你不能伤害一个众生,众生都是你的父母,有过去的父母,还有你未来的父母。你要令这一切父母的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你得皈依三宝。你自己必须解脱,你有了解脱的智慧,你才能引导别人去解脱;如果你没有这个智慧,你怎么劝别人解脱呢!你必须自己先解脱了,先要有了这种智慧,才能够利益别人,这就要有大悲心。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常熟徐凤竹栻

钟茂森:常熟徐凤竹栻

钟茂森:常熟徐凤竹栻 故事讲的是常熟徐凤竹栻。常熟是江苏省的常熟市,那个地方当时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徐凤竹栻,凤竹是这位先生的字,他的名字叫栻,徐栻,字凤竹。他的父亲,徐凤竹的父亲家里很富裕,他也是很...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你心中有没有别人?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在写「行者无疆」一书里的「追寻德国」那篇文章时,为了彻底了解德国,曾一个人到德国去深入体验生活。他找了一间出租房子,房东是一位德国老人,和蔼可亲;房子在五楼,余秋雨看了看,感觉还不...

格达活佛被害始末

格达活佛被害始末

          黎 民格达是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利古寺的一位活佛,被害前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该省于1955 年撤消)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 年8 月,格达活佛率队前往拉萨劝说西藏地...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我们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佛教故事:拈花智慧:我们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拈花智慧 我们是怎么迷失自己的?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释果宁我们是怎么迷失自己的?你累了么?此刻,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是否经常会觉得疲惫?是否身心都已憔悴?想一想你已经多久没有清清静静地去读一篇...

平台、本事与当今的“活佛”

平台、本事与当今的“活佛”

当今有一种悲剧叫:“错把平台当本事”。比如职场,能进一家不错的公司说明有一定的本事,现实是一家再优秀的公司都是二八法则。别说我们在公司多牛,记住公司是公司你是你,自己若不努力依然是炮灰。我们若很优秀...

弟子诚心忏悔,得佛菩萨感应

弟子诚心忏悔,得佛菩萨感应

弟子只应以前不懂佛法现在悔不当初阿弥陀佛弟子以前邪淫导致学习与自己无缘身体疾病缠身弟子还因不孝经常和父母顶嘴打骂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因为弟子重重不好的举动导致任何事情都不顺利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看见学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