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的是茶 修的是你

泡茶,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

爱喝茶的人几乎每天都得泡茶。投茶、注水、出汤、斟茶,就是泡茶的整个过程。

越是简单的事,越不容易做好。

在泡茶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心境不同,心性不同,泡茶的动作不同,泡出来茶汤的口感也各异。

工作时,随手抓一把茶叶投入杯中,加水,泡的是一份匆忙。茶味太淡了,就多浸一会儿;茶味太浓了,少放些茶或多添点水即可,倒也不必太讲究,随意就好。

逢三五个朋友聚在一起,摆起茶具正儿八经地泡茶,这时就可以看出泡茶人的心态、性情、修养、以及对茶的理解。

有的人天天泡茶,其投茶、注水、斟茶的动作虽然十分熟练,但茶具摆得不七不八的,注水匀茶时亦茶汤四溅。足见其性格毛燥,做事大大咧咧的;有的人泡茶时全神贯注,双手齐用。注水斟茶时头侧向一边,两眼紧盯茶水唯恐滴漏,动作显得十分僵硬。可见其做事拘谨,精神紧张,没有充分自信。

大家都说:喝茶可以修身养性。

喝茶就是喝茶,如吃饭穿衣一样是日常的生活需要而己,如何修身?怎么养性?

其实,日常生活中每一件细微的事情,用心做好了就是修身,就是养性。

对于泡茶喝茶而言,每天认真、用心、又自然地泡茶,把每个细节做好了就是修行。

那么该如何对待茶,用心泡好一道茶呢?

对茶要有恭敬心。

不论你多么熟悉这道茶,多么熟悉你手中的茶具,每次泡茶时都要有一份恭敬心,恭敬你手中的每一道茶。

用心摆好茶具,用心掌握投茶量,用心去感受茶,用心去体验每一道茶汤的滋味变化,及时调整每一次注水的动作与茶叶浸泡的时间。每一次注水、每一次斟茶,做到心随水,水随心。

对茶要有平等心。

不论你面前泡的是所谓名茶、高档茶、市值千金的茶,还是一道看似很普通很不起眼的茶,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茶,请心平气和,一如平常地用心对待。

泡茶时,茶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待茶的心态。

每一次倒出来的茶汤,与其说是你在是品茶,不如说是茶在检验你的心境与修养。

以茶为师以茶为戒。

你怎么对待茶,茶汤释放出来的就是什么味道。

刚开始喝茶时,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茶的师傅,都是品茶大师。我们常对茶指指点点,说这一道茶如何如何,评那一道茶怎样怎样。

只有茶无语,静静地承受;只有茶无语,默默地释放。如以茶为师,我们可以学会坚忍;如以茶为戒,我们可以学会包容。

更新于:23天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禅宗小故事:禅的妙用

禅宗小故事: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学佛网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学佛网

一天,学生们和禅师一路在田里插秧,可是学生插的秧老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洁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学生们认为很困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禅师笑着说:“其实很简单。...

每天一杯豆浆养生

每天一杯豆浆养生

渐渐有香港一姐架势的杨千嬅,并不喜欢别人称她是“一姐”或“天后”,但当大家封她为“大笑姑婆”时,爱笑的她可是当仁不让:“只有这个称呼我最喜欢。”随和、俏皮的杨千嬅,迫不及待要与大家分享她的美丽心得。...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十五讲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十五讲

《六祖坛经》十五讲(附注:每期讲稿都由弟子们根据录音整理。师父很忙,不能亲自审稿。限于水平,若有错字漏字,敬请大家原谅!阿弥陀佛!)上次我们讲到了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那么我们讲到了四悉檀。...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王舍国鸡山中。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早起严头。洗浴著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佛入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

传喜法师: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传喜法师: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清净身口意 智慧破我执——北京云居寺蒙山法会开示2013.06.10 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共同教导我们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诸”是代表一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