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满愿子、优波离、须菩提、罗云、阿难等多位尊者,也都各自带领着许多比丘经行,法喜充满,此时提婆达也率领众多比丘一起经行。

  世尊看见这些具足神通的弟子们,各自率领其众经行,就对在座的比丘们说:“每个人的根器、性情都有相似的部分,性情良善的人会与善人在一起,而作恶之人会与恶人亲近;就好像乳与乳相应、酥油与酥油相融合,粪、屎尿,也各自有相应者。同样地,众生的根性都会有各自相应的法则,行善者与善法相应,行恶者与恶法相应。你们是否看见舍利弗比丘率领比丘们在经行?”比丘们回答:“是的,世尊!我们看到了。”佛陀就说:“这些人都是有智慧之士。”佛又问:“你们有没有看到大目犍连也带着众多比丘在经行?”诸比丘齐答:“看到了!”佛言:“这些比丘们皆有神足通”,佛又问:“你们也看见了大迦叶带领比丘们在经行吗?”“是的,世尊!”“这些上士都是修十一头陀行之人。”“你们是否看到阿那律比丘?”“有的!”“在他身旁的贤者们,皆已证得天眼通。”“有看见离越比丘吗?”“世尊,我们也看到了!”佛言:“与离越在一起的上士,都是入定的行者。”“你们看到迦旃延比丘吗?”“有啊,看到了!”“这些都是善分别义理的上士们。”

  佛又问:“你们看见了满愿子比丘吗?”比丘们答:“世尊,我们看见了!”佛说:“与他一起的贤者都是善于说法之人。”佛再问:“可否看见优波离带领诸比丘经行呢?”比丘们回答:“是的,看见了!”佛说:“他们都是严持禁戒之人。”“你们看见须菩提了吗?”“有的,世尊!”“在他身边的都是解悟空性之理的行者。”“再则,你们是否看到罗云比丘?”“是的,世尊!”“在罗云身旁的比丘,个个戒行具足。”“另外,你们也看见阿难比丘吗?”比丘回答:“有的,世尊!”佛说:“与阿难在一起的贤士,都是多闻第一,听闻了佛法就信受不忘。”

  佛继续问道:“你们是否也看到提婆达多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诸比丘回答:“是的,世尊!”佛就告诉比丘们:“他们都是造恶、缺乏善根之人。”接着,世尊便说此颂:

  “莫与恶知识,与愚共从事,当与善知识,智者而交通。

  若人本无恶,亲近于恶人,后必成恶因,恶名遍天下。”

  那时,跟随提婆达多的弟子三十多人,听到世尊宣说的偈子后,纷纷舍弃跟随提婆达多而来到佛前,向佛顶礼、求哀忏悔,恳求悔改罪过的机会,并且禀白:“我们愚昧无知,不会分别真伪,舍弃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希望世尊能原谅、宽恕我们,以后绝对不会再犯!”佛说:“听许你们悔过,要改往修来,切勿再造恶!”这些原本跟随提婆达多的弟子们奉行世尊的教诲,在闲静处思惟佛法妙义,克己精进,依法修行,自我惕励:身为族姓之子,剃除须发出家学道,一定要修无上清净梵行。后来,这些比丘们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佛陀进一步告诫弟子们:“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众生都有相类似的根性,行恶之人与恶人相亲近;行善之人与善人在一起,过去、未来的众生,根性也都是如此,所谓同类相聚,就犹如净与净相应,不净者就与不净相应;因此,比丘们!应当要学习与净法相应,依净法舍离不净法,你们应当要如是学习。”

  诸比丘听闻佛陀的开示,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六·放牛品第四十九(三)》

  省思:

  佛陀曾经告诉阿难尊者:“善知识者,梵行全体。”善知识,是道业成办的全部因缘,修行学佛应当亲近善知识。古德云:“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亲近善友,互相提携、指引,让我们对修行正知正见更稳固,对生活与道业更具有明辨是非、分别正邪之能力。反之,无法看清真伪正邪,跟随恶知识,只会令烦恼染着,习气加深,一盲引众盲,终因相偕造业而堕落。

  由此可知,修行过程中善知识的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行人要与具足正见,可为楷模之人同行,秉持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彼此砥砺、策勉,朝着契悟菩提涅槃的方向迈进。

 

点我:

相关文章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两次蒙文殊菩萨搭救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两次蒙文殊菩萨搭救

  老和尚是在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十九岁)离家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光阴过得真快,老和尚割爱辞亲,不觉转瞬就是二十多年。自忖道业没有成就,终日随风飘荡,...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一个嗔恨的念头,竟换来躲不掉的果报!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告诉目犍连(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说:“你的债主快到了!”  目犍连回答:“我有神通,可以超越须弥山。如果我的债主从东来,我就向西;如果...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安士全书》:天帝皈依佛法得免驴胎的故事

  得免驴胎  《法句喻经》 昔有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生陶家。受驴胞胎。甚大愁忧。自念三界之中。济人苦厄。唯有佛耳。驰往佛所。稽首伏地。至心归依佛法圣众。未起之间。其命忽终。便入驴胎。时...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乾隆皇帝三游普陀山

  传说乾隆皇帝便服私访,三次下江南漫游名山大川,顺便也三次到过普陀名山。因为便服私访,神不知鬼不觉,有谁能识得他是当今皇帝圣驾亲临呢!所以皇帝老子来了,圣山还是形同平日,山上僧众,平日闲来就坐在...

度化鬼子母

度化鬼子母

  佛陀在大兜国说法的时候,国中有一个女人,生养很多的孩子,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又很喜欢盗食别人的小孩子。大兜国中的父母人人忧虑,担心会失去他们的孩子。  比丘把大家传述的情形向佛陀报告,佛陀早就知道...

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