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彝族茶里的信仰


在滇红茶的故乡——凤庆,茶是生活,也是生命。翻阅有关茶的百科全书,更多的是把茶记载为“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凤庆茶绝不仅仅是一种植物科属这么简单,在当地彝族的历史中,茶早已经成为了凝聚及创造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也蕴含着当地彝族人的原始信仰。

俐侎人是聚居在凤庆的彝族保留的一个支系,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族群。茶对他们来说就是命根,在相沿成习的信仰与行为中,他们相信茶是有灵魂的。每到春茶发芽的时候,当地彝族群众都要到自家茶树下举行一直延续至今的祭拜仪式,以祈祷茶叶的丰收。关于本民族的族源的追溯史上,茶是他们的救命草,也是民族迁徙历史的一个佐证。对此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彝族群众的祖先从思茅、景谷一带迁徙到凤庆,途中,他们主要靠采集野菜、瓜果等为生。为了留住彝族群众的根,男人们每天都要出去寻找食物,并先尝那些从山上采集来的食物,确定无毒后才让孩子和女人们吃。一天,他们实在找不到什么食物了,就只好采了大、细不同的两种树叶来吃。第二天早上,人们醒来后发现吃了细叶的人都死了,而吃了大叶的人却精神百倍,而大叶就是古茶树上的嫩叶,以后疲劳饥渴的时候,彝族群众都会嚼茶鲜叶。”

在饮茶的方式上,当地彝族群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抖茶以及“竹筒擂响茶”等特有的饮茶方式,这也是源于一种历史传说或者是生活经验。据说,彝族群众聚居的深山大多人烟稀少,野兽出没频繁,族长为了保护族人的安全,便想了一个办法,在烤茶的时候不断地用棍子敲打竹筒,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抖茶保证茶浓香的作用,另一方面竹筒发出清脆的敲打声可以吓退靠近人群的野兽,现如今则成了彝族群众特有的邀朋友喝茶的信号,只要听到敲打竹筒的声音,就知道是谁家在打茶了。

茶,在凤庆彝族人心目中还具有不可估量的神力与神性。每逢节日,当地彝族都要以茶作为必不可少的供奉饮品来祭拜祖先和山神,以此来慰劳和讨好神灵。在喜庆的婚礼中,茶既是礼品,也是得到双方家长祖先认可的一种表现。甚至有彝族把茶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每逢春茶开采之前,当地彝族家里的长辈们都会非常虔诚地在古茶树下面烧香祭拜,将茶树作为神来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平安、茶叶丰收,很多彝族人也将山里的野生茶称为“本山茶”,并奉其为“茶神”。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隔夜茶别扔!还有这7种用途 千万别浪费了

隔夜茶别扔!还有这7种用途 千万别浪费了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隔夜茶因时间过久,功效大多已丧失,因此,一般不再喝昨天剩下的茶。实际上,如果你的隔夜茶没有变质,好好利用就会变成养生的法宝,为我们的健康加分。用以止血:隔离茶中含有丰富...

【禅茶文化】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禅茶文化】喝茶最大的智慧:不会喝茶

佛教中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一开始,你看到一壶茶香满室的好茶,喷香扑鼻,你就忍不住想喝了它。后来你喝过许多茶了,当看见一壶茶,就会下意识的考虑:这是单从还是红茶?这香...

空持千百偈 不如吃茶去

空持千百偈 不如吃茶去

一、吃茶与平常心已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这一首五言诗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中国佛教“茶禅一味”的真谛。“...

肠道疾病一杯茶搞定

肠道疾病一杯茶搞定

天气越来越凉,各地区的气温飘忽不定容易导致人们感冒甚至腹泻。为预防腹泻,建议大家可以...

行茶者--宁静的阴柔之美

行茶者--宁静的阴柔之美

    茶道是无声的艺术,在每一个宁静的动作里面,都表达了茶道师内心的喜悦、安宁、澄澈的情怀。   在这么丰富的意境旨趣之下,女孩子所该展现的应该是一种清纯、天然。   ...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促两岸茶文化交流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促两岸茶文化交流

2016年11月17日-18日,一年一度的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在中华武夷茶博园举行,来自日、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带一路” 国家以及海峡两岸三地佛教界、文化界、茶学界精英齐聚武夷山,凭借“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