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耐不耐泡”,到底跟什么有关?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都会武断的说:“古树耐泡,小树台地不耐泡”,今天我们不妨重新认识一下这个问题。

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并不是“古树耐泡,小树台地不耐泡”这么简单,其中的变量非常多,举个红碎茶的例子,喝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个茶第二次过水的时候就基本没味道了,为什么?

这不是古树和小树的问题,而是因为茶非常碎,水浸出物的释放速度非常快,和整片茶叶缓慢的释放水浸出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了解其中的这些变量才能弄明白茶耐泡与否。

决定耐泡度的因素

1.叶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

很多茶友都知道全是芽尖的茶十分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叶片越粗老水浸出物释放越缓慢,皮糙肉厚嘛(这点涉及到揉捻,下面会讲到);完整程度就如上面红碎茶所述,耐泡度和完整程度成正比。

2.毛茶制程中的捻揉

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3.泡茶对耐泡度的影响

这里有三个主要的因素,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或者反之则越耐泡;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4.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这两个指标是息息相关的,树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气候生态环境才是决定性因素,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如关公战秦琼一般;回到正题,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大根深的古树自然占尽优势,小树台地只能一旁偷偷抹泪了。

普洱茶更耐泡?

所谓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

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一般来说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

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质量。

所以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茶梗的长度根据普洱茶类品种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讨论问题,若在任何变量都不考虑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未免偏颇。就如这相当不起眼的“耐泡度”一般,“这茶耐泡肯定是古树,这茶不耐泡肯定是台地”,如此武断的下定论,也许就和某款好茶擦肩而过了。

(来源:中国茶文化知识)

上微信、易信关注【网易佛学】公众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订阅【网易佛学】频道。获取更多资讯,了解佛学动态,精华尽在【网易佛学】。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秋季养肝护肝吃啥水果好?

秋季养肝护肝吃啥水果好?

养肝护肝,心理调节,身体调节和饮食调节相结合来进行养肝护肝。...

30年代文峰塔老照片 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桑

30年代文峰塔老照片 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桑

文峰塔位于扬州城南古运河畔文峰寺内,相传是为镇住扬州之文风,使学子在科举场上出头而得名。登上塔顶眺望,可尽览古运河及扬州市区风光。图为30年代扬州古运河以及文峰塔。(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王虹军供...

素食养生:拔丝豆腐

素食养生:拔丝豆腐

素食养生:拔丝豆腐...

吃素是绝对不可能让你生病!

吃素是绝对不可能让你生病!

  我们在修善跟慈善家不太一样,慈善家修善,他不一定从觉悟的心发动出来,他可能是一时的恻隐之心,他看到这个众生很可怜,他把他救起来,但是这种业力不会太重,因为他没有道的引导,所以慈善家要造一个强大的善...

生病了,先老实对身体忏悔!

生病了,先老实对身体忏悔!

  人要是得了重病,比如癌症,我看先别急着去看医生,建议还是先跟自己的身体说声对不起吧。想想看,这个身体是父母给的,然后吸取了天地的精华才能成就顶天立地的身体。想想吧,有多少妖精修行,都是为了得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