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百喝!中国各地喝茶习俗竟然是这样的

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在我国各地饮茶的风俗又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地迥异不同的茶俗......

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在我国各地饮茶的风俗又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地迥异不同的茶俗......

品龙井:

品龙井茶,主要流行于江、浙、泸的大、中城市。品饮龙井茶,要做到:

一要境雅,即自然环境、品饮环境优雅;

二要水净,即泡茶用水洁净;

三要具精,泡茶用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倘用盖碗冲泡,则无须加盖;

四要艺巧,即要适情,即要有闲情逸致,抛却烦闷琐事,方有兴味品茶。

啜工夫茶:

啜工夫茶,流行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习惯用小杯啜饮。现在,这种品茶方法,已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兴起。

实践证明,要真正领略到啜工夫茶的妙趣,升华到艺术享受的境界,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上好的乌龙茶,精巧的工夫茶具,以及富含文化的淪饮法。

技艺双全盖碗茶:

喝盖碗茶的习俗,在中国汉民族居住地都可见到,但用得最普遍的要数西南地区的四川。人称:中国茶馆数四川,成都茶馆甲四川。

四川人所说的盖碗茶,其实就是用盖碗泡的茶。

用盖碗泡茶,盖碗盖着,可以保温;启盖后,可以凉茶;捏住盖碗,还可推去茶汤表面的悬浮叶片,搅匀茶汤浓度;而端起碗托喝茶,可以不烫手;将茶碗放在桌上,有茶托保护,不会灼伤桌面。用盖碗饮茶,既不失风雅情趣,又十分实用方便。

一盅两件 吃早茶:

在中国南方,有吃早茶的风俗,尤其是岭南,吃早茶的风气更盛。吃早茶,既能充饥补营养,又能补水解渴生津。

目前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都有供应早茶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羊城广州和香港、澳门特区的早茶。

早茶具有茶饮、茶食和茶文化的共性。说它是茶饮,就是保留着饮茶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吃茶,就在于它在饮茶的同时,还用食品佐茶;说它是吃早茶,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特别注重早晨上茶楼吃茶。

趁热畅饮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在车站码头、道路两旁,直至车间工地、田头农舍,随处可见。

尤其是北京的大碗茶,更为出名。喝大碗茶的场所,无须楼堂、馆所,摆设也比较简便,往往是一张方桌,几根条凳,一把大茶壶,两只大木桶,几只粗瓷大碗。

因此,通常在门前屋檐下,或搭个简易凉棚,以茶摊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祛暑解渴提供方便。

止渴生津喝凉茶:

喝凉茶的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在南方地区,凡过往行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公园门前,半路凉亭、车站码头、街头巷尾,直至工地田间,都有凉茶出售和供应。

凉茶性寒,在南方湿热之地,喝一杯凉茶,即收清凉、止渴、生津之功效。凉茶除了清茶外,往往还渗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植物配料。

精心待客九道茶:

九道茶,多见于昆明地区书香门第的家庭,他们接待嘉宾时,不但要求品茗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更需要沏茶有道,泡茶有艺,须有九道程式,即选茶、温器、投茶、淪茶、匀茶、斟茶、敬茶和呷茶。

桃花源里喝擂茶:

主要流行于湖南西部的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生姜和生苡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合碾碎价水后,烹煮而成,故而得名。

擂茶,既是充饥解渴的食物,又是祛邪去寒的良药。

关于喝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

点我:
标签: 禅茶文化

相关文章

一生风月且随缘

一生风月且随缘

一生风月且随缘 小门深巷巧安排,没有尘埃,却有莓苔。 禅 • 凡朴香生活...

多吃这五种红色食物 养胃健康味道好

多吃这五种红色食物 养胃健康味道好

红薯(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盛夏时节,总是晴雨难测。常常一个不留神就容易感冒。在这样季节适合吃些红色食物,因为红色食物大多富含蛋白质和优质维生素、矿物质,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中医认为“五色...

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多吃红色食物

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多吃红色食物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大雪过后,气温骤降,人的机体生理功能处于降低、抑制、收缩状态,易患感冒,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朋友们,除添衣保暖之外,食物养生也是关键。吃红色食品可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预...

孜然冬瓜片的做法

孜然冬瓜片的做法

食材:   1圈冬瓜、2个鸡蛋、1小根葱 调料:   玉米淀粉、食用油、椒盐粉、辣椒粉、孜然粉、白芝麻 做法:   1、用刀先将冬瓜皮去掉,接着把冬瓜对半切开,用勺子把冬瓜瓤挖掉...

奇楠香疗成就你与众不同的人生

奇楠香疗成就你与众不同的人生

淨香疗法是用天然香料药材淨化身心的医学 淨香疗法包括香油、香精的泡浴、沐浴法以及饮香疗法。淨香疗法是利用天然的香料,例如沉香、奇楠香、檀香这些传统所使用之香料来做成各种的治疗方式。另外,则包含了如当归...

冬天尝尝这道特色小吃:猫耳朵

冬天尝尝这道特色小吃:猫耳朵

这几天好冷啊,下班回到家看到热腾腾的一锅“猫耳朵”,喜欢的不得了!“猫耳朵”我们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