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体:风扬茶烟浮竹榻,水流

茶道之意,意在知足,知足常乐,仅符所需,即是茶道。因为茶道仅为烧水、沏茶、饮服耳。这与禅师们常说的吃饭、睡觉、穿衣的意思是一样的。由此可知,茶道与禅是相通的,目的都是致力于使事物单纯化,摒弃繁琐。禅是通过直觉把握终极存在来完成的,而茶道则是通过在茶室中品茶所典型化了的意识移植到超生活的观念去中实现,它是一种原始的纯朴的简洁美。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   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著《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传统。
    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觉悟解脱。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法师说,茶道就是要你通过茶的实际生活,在心路的历程中,净治明相,观察自心现量,清除你自己心灵所受的污染,善自心现,远离尘垢,消除烦恼,还你自心本来清净的现实而已。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肠道疾病一杯茶搞定

肠道疾病一杯茶搞定

天气越来越凉,各地区的气温飘忽不定容易导致人们感冒甚至腹泻。为预防腹泻,建议大家可以...

茶香焗酿鲜菇的做法(内附视频)

茶香焗酿鲜菇的做法(内附视频)

茶香焗酿鲜菇的做法(视频版)   茶香焗酿鲜菇的做法(文字版)   原料:   鲜香菇、山药、马蹄、铁观音。   调料:   盐、糖、蘑菇精、美极鲜味汁、酱油、生粉...

品茶不宜空腹!喝茶禁忌大公开

品茶不宜空腹!喝茶禁忌大公开

饮茶者还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结合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茶品。...

藏茶:源自高海拔天然藏区的千年

藏茶:源自高海拔天然藏区的千年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

茶友:分享才有滋味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一杯茶

茶友:分享才有滋味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一杯茶

         经常在外开会,时常带回一点当地的好茶与茶友一起分享。    ...

什么决定了茶叶耐不耐泡?

什么决定了茶叶耐不耐泡?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但没有人真的认为耐泡度值得讨论,都是武断的说:“古树耐泡,小树台地不耐泡”,今天我们不妨重新认识一下这个问题。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并不是“古树耐泡,小树台地不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