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禅,禅借茶悟,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总之,自唐宋以来,禅提升了饮茶的品位与境界,茶涤除了人心灵的暗昧,有助于禅心的体悟,禅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禅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源于天台的如来禅,主要对喝茶的规则比较讲究,现在日本的茶道就是源于此;第二种是祖师禅,以柏林禅寺为代表,主要讲究的是喝茶的禅意,也即机锋。对于禅茶,主要是用心去体会每个过程。这个时候有营员提问:禅茶是否必须要好茶?这个问题由坐在一旁的上净下慧老和尚来回答,很简单而又精辟:有好心情就有好茶。     禅茶最忌闲谈。若未明本心,几人聚首,散心杂话,既失茶道之精神,又造无量口业,当可慎哉!当然普通人喝茶聊天的所谓谈心之茶则不在其列,因其无禅故。总比喝酒、吃肉强吧。既能促进感情交流,又能养生,逐渐提高思想境界,可真是利国利民哪!大家都来喝茶吧。欲会茶道,吃禅茶者,则非学佛不可。     禅茶是个很大的题目,而且由禅茶可以扩展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有禅的生活禅,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禅的精神在于悟,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禅茶一味,淡久生香【凡朴香生活】

禅茶一味,淡久生香【凡朴香生活】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

禅茶一味:清茶皓月照禅心

禅茶一味:清茶皓月照禅心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茶作为文雅之物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不少人乐于饮茶以定神、定心、修心。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于是,禅与茶便很自然的结合...

还中国禅茶文化之原貌

还中国禅茶文化之原貌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文/金易明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吴承恩当下的人们,似乎对禅学和茶的关系,特别的兴趣盎然。尤其是在白领阶层,“茶禅一味”之...

禅茶文化:喝茶饮料与喝茶可不是

禅茶文化:喝茶饮料与喝茶可不是

  在现在的市面上的超市、小卖部等里面我们都可以看到茶饮料的身影。对于茶饮料来说种类也比较多,有绿茶、铁观音、茉莉花茶、红茶、乌龙茶等,还有一些如奶茶和果汁茶之类的。   对于饮用这些茶...

浅谈禅与茶

浅谈禅与茶

《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最初茶是作药用的,神农尝百草用之解毒。后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特权饮料,至晋隋才在民间普及。陆羽于公元760年隐居湖州苕溪,闭门十余载著述《茶经》,影响天下...

佛是茶的升华 茶是佛的禅心

佛是茶的升华 茶是佛的禅心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