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品茶:人生沉浮禅茶意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空字无妙法。茶道的最高意境就是禅意。因此,舍掉禅意,就没有了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了。     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不远万里来到一座名刹,慕名寻到老僧慧远,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是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慧远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然后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少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慧远抓了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困惑地询问:宝刹怎么是温茶呢?     慧远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了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儿茶香都没有。慧远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慧远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来。稍顷,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过来。慧远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进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浮沉,丝丝清香不绝如缕,让人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慧远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里弥漫开来。慧远如是注了六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慧远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     年轻人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慧远点头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浮沉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浮浮沉沉,最后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浅谈禅与茶

浅谈禅与茶

《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最初茶是作药用的,神农尝百草用之解毒。后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特权饮料,至晋隋才在民间普及。陆羽于公元760年隐居湖州苕溪,闭门十余载著述《茶经》,影响天下...

禅茶一味:人生何求 一茶一书一知己足矣

禅茶一味:人生何求 一茶一书一知己足矣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怡然自得。喝出了苦和甜,清与涩。人生就是一本书,谱写出了成功和遗憾,幸福和快乐。人生必有一知己无话不谈,无话不说。人生何求?正如一杯茶、一...

禅茶一味:以禅入茶 犹是梦中人

禅茶一味:以禅入茶 犹是梦中人

近日来体内烦闷,精神倦怠,无日不以茶相伴。日中一壶,晚间半盏,竟习以为常。刘琨《与兄子兖州刺史演书》: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汝可致之。我难道也象刘越石一样,需要清茶来消解心头的积郁吗?  ...

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

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

你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吗?

你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吗?

    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

茶禅行道

茶禅行道

经常听到说:“茶禅一味 ”或“禅茶一味 ”,是茶意禅味还是禅意茶味? 真正的“禅味”不仅仅是坐禅之后饮茶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青青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