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 不可以意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禅者之意不在茶 心茶即禅茶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禅茶一味】茶醒了,人知否?

【禅茶一味】茶醒了,人知否?

切得一块陈年的普洱,放入素净的醒茶罐里,静置二三个月,沉睡或尘封的茶通过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醒过来了。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茶叶,在功德圆满之前,还要有这样一段静默的...

禅茶一味:领悟茶中的美与禅

禅茶一味:领悟茶中的美与禅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

【禅茶文化】心有千千结,茶独一缕香

【禅茶文化】心有千千结,茶独一缕香

漫天的落叶,都开始了狂舞,北风和冬雪,也已在通往人间的路上加快了脚步。入暖室,一杯茶,掌心中水意流动。看波纹一圈,一圈,又一圈地荡漾开去,仿佛一瞬间落入了无解的心事。但茶,到底还是清寂的。不似酒那般意...

“禅茶一味”中的“一味”究竟是什么味道?

“禅茶一味”中的“一味”究竟是什么味道?

禅茶一味是近年茶禅两界乐议的话题,那么此“一味”究竟味在何处?在我看...

茶道中悟禅

茶道中悟禅

  茶禅一味。禅给人一种茶的享受和味道,而茶之中也包含着无限的禅味。  古往今来,形容茶之禅味的诗歌不胜枚举。例如日本的绍鸥禅师曾引用过一首诗,诗歌大意是:秋风萧萧,黄花谢了,红叶隐了,一片静寂,仿佛...

茶中的美与禅

茶中的美与禅

          (一)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