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 不可以意

茶乃禅者之必需,在古时,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到今天,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配得上这禅茶之名呢?有人说是龙井,有人云是毛尖,有的猜是碧螺春,有的则断言是铁观音  


禅者之意不在茶 心茶即禅茶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檗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契,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点我:
标签: 禅茶精神

相关文章

茶浓茶淡为哪般?

茶浓茶淡为哪般?

为什么有的好茶反而口感很淡?或者说为什么便宜的茶才做成重口味?作为一个茶行业从业人员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面对一些新手经常说:“这个茶这么淡,为什么值这个钱?”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回答?面对这种情况该怎...

预防“空调病” 就喝这几种茶

预防“空调病” 就喝这几种茶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闫秀勇“空调病”是由于室内空气过于干燥,空气无法流通导致细菌不断增加,从而直接进入人体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是职业女性,体质本来就偏寒,更容易患上“空调病”。长时间吹...

【禅宗文化】药不可多吃,茶却可以常喝

【禅宗文化】药不可多吃,茶却可以常喝

茶能养生保健,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茶本药源,亦可养生,虽然说药不能多吃,但是茶却可以经常喝,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茶能抗衰老?中外研究表明,人的衰老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有关,而不饱和脂肪酸...

凡朴 | 领略不一样的茶中之美

凡朴 | 领略不一样的茶中之美

茶有五美,究竟美在哪里,是怎么样的美?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茶之五美——色、香、味、形、名之美。 新鲜茶叶 • 凡朴香生活...

喝茶时间讲究 早喝花茶午喝绿茶

喝茶时间讲究 早喝花茶午喝绿茶

中国人喝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清新淡雅,既能解渴又能养生,是很多人的挚爱。虽然大家都爱喝,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在正确的时间和季节品茶。喝不好,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导致胃寒腹泻、失眠等不良影响。...

茶道中悟禅

茶道中悟禅

  茶禅一味。禅给人一种茶的享受和味道,而茶之中也包含着无限的禅味。  古往今来,形容茶之禅味的诗歌不胜枚举。例如日本的绍鸥禅师曾引用过一首诗,诗歌大意是:秋风萧萧,黄花谢了,红叶隐了,一片静寂,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