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美心修德的途径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中国茶道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或唐朝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做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廷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点我:
标签: 禅茶程序

相关文章

欧小琳:茶道大师的茶世界

欧小琳:茶道大师的茶世界

  以前,进茶庄的以中老年人居多,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喝茶。在装点清雅的环境里,耳边流淌着悠扬悦耳的中国古乐,一杯香茗在手,三五知己侃侃而谈,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和享...

中国的茶道礼仪

中国的茶道礼仪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

备受千古雅士的追捧的【茶道】【香道】【花道】

备受千古雅士的追捧的【茶道】【香道】【花道】

“三雅道”: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而这三道与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千古雅士的追捧。 花道 通过插花感受自然以及生命的变化,在创作美丽的作品和欣赏的同时提高...

茶道礼仪是无声的艺术

茶道礼仪是无声的艺术

茶道 无声的艺术   茶道是无声的艺术,在每一个宁静的动作里面,都表达了茶道师内心的喜悦、安宁、澄澈的情怀。爱因斯坦说: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使一切生命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才有意义。这是一个茶...

念佛共修

念佛共修

共修是指参与者能够统一发心,做一些有功德、福德、善根的事情。虽然我们所发心的、所参加的这些人不在一个地区,但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平台能把我们的发心,愿力结合在一个时间范围内,这样大家能获得到的功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