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

怎么培养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

  烦恼的自性本来就是空的,当清净心坐下来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一切都不存在。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呢?

修行就是把心量打开

  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持诵了很多心咒,上了很多佛学班,心量仍然没有打开,那一样入不了佛门。只能算了解佛学知识,种了善根。心量的打开,可以证明一个人修行的进步。

  为什么没有打开心量?因为太关注自己、关心自己!很多人学佛,很关心自己的解脱问题,希望自己能开发智慧、烦恼断除,然后拜佛念佛。其实单独为了开发智慧去拜佛,是开发不了智慧的。

  我们要先发愿!为了帮助苦难众生,让更多人都能去恶从善、能听闻佛法、能修行、能听闻佛号。有这个愿力,再去拜佛,一定开发智慧。要帮助别人总要有智慧,那菩萨自然会给你智慧。这是向菩萨求智慧的秘诀,不是念念经就能开发智慧,一定要有愿力。

心量打开烦恼少

  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太关注、太爱惜自己!如果怀着悲悯众生、救度众生的心,把众生的苦当成自己的苦时,这时就不会烦恼了。这个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当一回事会很烦恼,因为心量没有打开。心量要打开,就要融入。

  刚学佛的人不建议一个人闭关、拜佛,而是要融入大众、服务大众。有些人觉得念经、持咒功德最大。但把自己奉献出来利益众生,才能培养智慧福报,最后开悟。

  当发心利益众生而融入大众时,业障会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经、拜佛、持咒,智慧就能开发,这时的心量自然打开。心量打开的人,眼光、思维、举止、言行是不一样的。高僧大德为什么可以气吞山河,因为心量打开了。

  佛法不离世间,不要去深山里找。有人学佛后工作、家庭都不要了,觉得上班没意义,烦恼多,不如学佛,悠游自在。这个心态来学佛是不对的。如果连世俗的事业无法圆满,世俗的福报都缺少,想要有出世俗的成就,成就佛果是很难的。

勤劳做事是在培养福报

  没有学佛时福报小,人缘不好,学佛后如果不从福报和人缘去改善,哪怕出家了也很苦。不管在家出家,没有福报都很苦。

  出家后第一个培养的还是福报,从最底下做起,负责行堂、扫地、厨房烧火,哪里有累活去哪。虚云老和尚刚出家也是如此,一出家都要干苦力活,而且干了三年。开悟后建庙宇,挑水、挑土都是自己动手。

  我们在生活上,好好上班、孝养父母、爱护妻子,勤劳地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培养福报。不要认为上班没意义,上班是奉献自己,为社会做贡献,养家让家庭安顿,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更不要觉得拿起经书来才算修行,其他时候都没意义。祖师修行,哪有天天拿着经书呢。

  祖师修行也要煮饭、扫地、种菜、接待客人、盖庙、处理各种事情。每天抽出很少时间,做早晚课或者晚上打坐。很多寺院,僧人还要种田、种茶,自己养活自己。所以在家人首先要自己养活自己,好好上班、孝养父母、爱护妻子,这是本分。

  只有把心量打开,福报才会进来。道在红尘。工作、生活、恋爱、婚姻、亲情、教育无不是修行。修行,远看是佛,近看是爱。只有真正爱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有悲悯、包容,才能真正转烦恼为道用。

安住于此心

  如何转烦恼为道用?譬如我们学佛一念之间要忏悔,这么一念清净心,就是佛的境界,烦恼已经消失。

  如果非要想把这个烦恼降伏,那些方法只会徒增心理的扰乱,并不能安住。这是又进一步的道理。《金刚经》有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教我们如何住也就无所住,不需要住。

  一个学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几个月,看他很有功夫,功夫也是慢慢累积来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如何才能安住?无所住即是住。心如明镜、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去留无意。要如一面明镜,事情一来要像镜子一样。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事如大梦了无痕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学佛境界高。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事情过去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会梦多,梦醒了、留不住、无痕迹。

  人生本如梦,所有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像春梦一样了无痕。

  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境界,就不用再研究《金刚经》。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

  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当清净心坐下来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一切都不存在。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量大到虚空,一切既来之,则安之,都能如如不动。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要成就往生的这桩大事,首先是要建立深信切愿持名,深知娑婆轮回之苦,对这种苦的感受要刻骨铭心,深生厌离。首先从厌离自己的身心开始,我们的业报身,四大假合的臭皮囊...

耳边经常有念佛声,是不是魔障

耳边经常有念佛声,是不是魔障

问: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时家中也有念佛声,请问法师这个现象是不是魔障?我有些疑惑,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对这个耳边出现的念佛声音,包括梦中出现的声音,包括其他出现的声音,有的是...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断了我所有念佛的功德?又者,观身不净它是一种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净界法师答:我们讲过净土宗它是大乘法门,一定有所调伏,有所引导。调伏的是对娑婆世界的爱...

何为佛经中说的“善男子”呢?

何为佛经中说的“善男子”呢?

  你知道什么是佛经中常说的善男子?你想成为善男子吗?在经典中,佛陀说法的对象除了菩萨、罗汉、弟子,基本上就是善男子、善女子,可见众生想要得到功德利益,前提就是成为善男子、善女子。   【原...

佛学与学佛是一回事吗?佛学与学佛的关系

佛学与学佛是一回事吗?佛学与学佛的关系

佛学跟学佛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佛学跟学佛一定要分清楚,佛学是一件事,学佛又是一件事。两者骤然看来没有什么分别,实际上大有分别。学修佛法的人一定要先弄清楚。   我们先讲一讲什么叫做佛学。...

佛教经典语句

佛教经典语句

  1、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2、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4、诸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