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从心起,佛不离心

念从心起,佛不离心

念佛的心是什么心啊?是物质的心在念呢、还是你心理的心在念,这要搞清楚,这要研究。为什么我前面说,这个地方再美,这个佛堂再美,我们整个身心就迷失在这个空间可不可以啊?不可以。念佛的人要怎么样,要即此离此。要“即 ”这个道场,要“离 ”这个道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对不对。
念念从“心 ”起,念佛不离“心 ”,佛和你的“心 ”是什么关系?所以叫“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更深、更深了。但是如果你还不能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的话,你没有这个定力的话,那讲这个就是空口,那是理论。理论不了生死,不抵生死的,所以功夫还是要下。
我们高旻寺以前的来果老和尚,他的传记我们在座人有没有人看过,看过的举手,没看过啊。我们扬州高旻寺的方丈,他以前就是念佛念得非常非常好,朝念阿弥陀、晚念阿弥陀、时时阿弥陀,念到这个功夫甚至连晚上都会念,做梦都会念。这时候师父就跟他说了,那你这个念佛的心是什么啊?就是我前面讲的那个道理。那你念得住了,念得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你再回光返照,再观一观这个“心 ”是什么?这时,哦!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
宣化上人阿弥陀佛化身,他也是这样讲,过去的净土宗祖师也是这样讲,叫“弥陀教我念弥陀 ”。什么意思呢?就是善知识啊,有师父教我念“阿弥陀佛 ”。我是口念着弥陀、心也在想着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是不是啊。但是你要有一个功底,要有功底。你不能说,哦,原来弥陀念弥陀,原来我也是阿弥陀佛啊,那我不念“阿弥陀佛 ”了,那你又做回原来了嘛,又到处找骨头了嘛,这就不行了。
观音菩萨那么慈悲来教化我们,我们这么难得,这一生投胎做人了,地球上我们人最伟大,但是如果不思维佛法、不学佛,那也没什么伟大,那也就跟找骨头的小狗差不多。只不过变一个相,小狗是找骨头,他是找文凭、找工作、找老公、找老婆、找名誉、找财富对不对?那骨头上面镶了一个宝石,花样多一点。我们既然做了尊贵的人,就要把尊贵的特点显现出来,能思维真理。

~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大安法师答:生和死,你不要把它看得那么对立。对净土法门往生这一点来看,它不存在死的问题,它更着重在生。 因为死的是我们这一期的业报身,业...

学佛要如理如法 警惕下面十一种错误方法!

学佛要如理如法 警惕下面十一种错误方法!

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不懂佛理还学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炼。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学佛修行一定要明理,要如理如法,不要盲修瞎炼。现在有几种盲修瞎炼的情况...

佛法对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佛法对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佛教对此的解释既不同于哲学家的观点,也不同于神学家的观点。那么,佛法对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1、缘生缘灭  佛法认为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来自因缘的聚散,所谓"因缘成世界、...

宗教事务条例

宗教事务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6号《宗教事务条例》已经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宗教事务条例》公布,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总 理  李克强2017年8月2...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的定力如何做到?请师父解惑,阿弥陀佛! 弘恩法师答:你为什么要定住呢?这样久了会成为压念不起,禅宗用功从没说过让你定住,禅宗是说...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开示

梦参老和尚月前来港弘法,先后应邀到几个道场作精彩的开示。期间,我们有缘访问老和尚,聆听他对现今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老和尚虽然高龄八十六,但是思路敏捷清晰,对时下的社会现象了如指掌,一席答问,令我们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