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佛人不该找人算命


学佛人应该一任前缘,随缘度日。可是人在世俗中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明明自己知道,还是希望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符合自己期望的答案。我有时候和学佛的同修开玩笑说:学佛的人让别人算命就像是你让我看你有多少存款和房产一样。有的同修觉得深以为然,有的则觉得不以为然。
  
  净土宗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的开示里对这些开示的很清楚、很明白,当代大德净空法师也经常讲:念力不可思议!彻悟禅师的开示里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一个人现在的命运、将来的归宿等为什么自己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完全不应该找别人看。这句话就是: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人的现在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将来的祸福、命运起伏的根本,也是未来自己神识受生的方向。通俗一点说,你现在的经历和境遇是你以前念头所感召,而以后你的境遇和归宿,取决于你现在和将来的念头。你现在和以后的念头里念念都是念佛,你将来一定成佛;念头里念念都是菩提心六度万行,将来一定是菩萨;念头里念念都是无我心和十二因缘相应,将来一定是缘觉;念头里念念都是无我心观察四谛,将来一定是声闻;念头里念念都是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将来就是天人;念头里念念都是和五戒相应,将来就是人身;念头里念念都是与戒善这些相应,但是夹杂有嗔慢胜负之心,那将来就是修罗;念头里念念都是与下品十恶相应,将来就是畜生;念头里念念都是与中品十恶相应,将来就是饿鬼;念头里念念都是与上品十恶相应,那么将来就是地狱(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反此,则为十善)。每个人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生活经历中所起的念头和那一界相应的多,将来安身立命的地方,还用得着问别人吗?(生活中的境遇:贪心和水灾贫穷相感召,嗔恨与火灾冲突相感召,傲慢与地震挫折相感召,邪见、愚痴与风灾各种圈套、骗局相应)


  
  以前的业因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尤其是不善业,是不是一定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呢?彻悟禅师告诉我们: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就是被业障所束缚;业不能随心转,就能束缚心。心怎么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就能够转业。心依常份,和世俗之人一样取舍造作,就会被业障所束缚。明白了这些之后,那么以前造作的种种善业不善业,都会随着我们的发心而转变。如果以前造作了善业,福报现前,这个人能够不和世俗之人一样随波逐流,能够继续精进修行,心与道合,心与佛合,那么他的世间福德就能转为出世间的功德,转娑婆为极乐,转胎狱为莲胞;如果和世间常人一样,那么他就享受其现前的福报;如果福报现前,骄慢心起,有一决定作恶之念之行,那么,不但现前的福报享受不了,还会世间行为规范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将来堕落沉沦,难有出头之日(许多常人和明星的失德之行所导致的恶果使他们备尝艰辛)。如果以前造作的不善业现前,这个人能够真实诚恳的发大心,心与道合,心与佛合,那么这个不善业所现之境就会消退或者转变;如果这个人一看不善业消退或者转变了,这个真实诚恳的大心退失了,又开始悠悠泛泛与常人无异,那么这个已经消退或者转变的不善业所现之境就又会现前或者更甚于以前,依旧是一个忍土苦众生;如果在大心退失业障现前的时候不知道反省而且还怨天尤人,甚至谤佛谤法,那就不仅仅是前境依旧、来报依然了。由此我们知道,业造于以往,对此我们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发心与否却是在于我们自己。造业或者转业,不是别人在左右你我,而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有志于出离娑婆苦忍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业学人,一定要随时警惕,奋发进取,直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敢生丝毫退失懈怠之心!


  
  为佛法、为众生故,末学斗胆冒昧谈一点自己的浅见,正确与否祈望各位师兄、同修思量。此文若有些许功德,回向法界众生;若为邪见以及错谬之处,末学求哀忏悔!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问:想在家持八关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听歌,我自己不看,可耳朵难免听得到,这是否犯不观看歌舞伎乐这条戒?另外床是双人床,但较矮,是否又不合不坐卧高广大床这一戒?因这个担忧,我一直不敢在家自授八...

变相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变相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佛学大词典 对“变相 ”解释如下:【变相】 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之本生谭,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之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变绘。略称变。变,乃变动、转变之意,即将种种真...

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境界的时候,却派不上用场。请教大师,怎么办才好? 星云大师答:佛教讲说时似悟,对境生迷。有时候自己想要这样、想要那样,但是境界一来,就无法自主。所...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杂念欲望太多。另一方面也是业力问题。 何谓定力?就是止息散乱的心,把心归于静寂的禅定力。也就是...

开智慧花结慈悲果

开智慧花结慈悲果

一、开智慧花结慈悲果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心是莲花开》,生命的花朵开了,生命也就有智慧了。我常常看着花思考,怎样才是生命的花朵绽放呢?导游带领大家参观寺院的时候都这样讲:“头...

同样一件事,佛和凡人分别是怎么看的?

同样一件事,佛和凡人分别是怎么看的?

【原文】   牧牛者陀尼耶曰:我既炊饭榨乳已,摩企河岸妻共住。葺家灯火能安居,故我若望天降雨。世尊曰:无忿我已离顽固,摩企河岸一夜宿。剥去我扰烦恼消,故我若望天降雨。   《经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