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语理解断章取义,犹如杀人不见血!

某些弘扬净土法门人,常常喜欢举蕅益大师的一段话来‘教导 ’浄土修学行人,其语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上述言语,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思是:一个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完全是凭靠有没有信心意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高低,完全是依据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深浅了。  然而,当我们翻开《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原文时,发现其完整段落是这样表述的:“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  上述完整段落中有二个关键词,一是信愿;二是持名。蕅益大师已表明信愿是慧行,持名是行行,我们要弄清楚到底“行行 ”到底是什么意思?  根据《佛光大辞典》的注释,第一个‘行 ’是动词,第二‘行 ’是名词。一般佛教所说的名词‘行 ’含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自利行;二是指化他行。又据唐朝善导大师的理念,其分往生净土之‘行 ’也有二种:① 正行,② 杂行。正行一般指念佛号和持诵经典,杂行则是指所修利益众生之福业。  可见,行行中的第二个行,既包括自利行,也包括化他行。行持善法自利利他,不就是指要修利众之福业吗?所以信愿持名,这四个字,正暗示要福慧双修,绝非指单一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前者如眼目,后者如脚足,二者要相辅相成来运作,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释迦佛教导我们要‘依义不依语 ’。借祖师之语宣讲佛法时,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否则以盲导盲,害人法身慧命犹如杀人不见血。在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有哪个法门的修持离得开福慧双修呢?如若真离开了福慧双修,那还算是佛陀的一代言教吗?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要想彩票中奖应念哪尊佛号

要想彩票中奖应念哪尊佛号

问: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名号好?我不是想占他人便宜,我只是想过去累劫修的福德,让其中的果部分提前成熟。买彩票只是提供一个合法的缘而已,万望不吝赐教。顶礼致谢。 大安法师答:看来...

消除淫心、邪淫的好方式

消除淫心、邪淫的好方式

消除淫心、邪淫的好方式邪淫,犯色,如同吸食毒品般,一旦沾染就难以脱离~~自从接觸佛法后,了解到邪淫如此的可怕和损福报,当真是万恶淫为首。但常意念力薄弱,心情起伏不...

结跏趺坐是什么意思?结跏趺坐的功德利益

结跏趺坐是什么意思?结跏趺坐的功德利益

  结跏趺坐也叫宴坐、禅坐。修习禅定时的打坐法,分为单跏趺和双跏趺。通俗地说,就是单盘腿和双盘腿。   天台智者大师说:行立坐卧常应系念。但卧多则沉昏,立多则疲极,行多则纷动,难可一心。坐无...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问: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样修,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这个境界不需要去追求。其实是不是能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都不是很重要,关键问题你要相信:无论我是不是预知时至,无论...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念佛为何常出现不念自念的状态

问:有个居士以前很精进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岁左右就犯了老年痴呆症,连自己的家人都忘了。像她这样还能往生吗? 答:若人能具足信愿,至诚精进念佛,与佛号功德相应,自然会圆伏烦恼,解除业系,当不至于到老...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