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语理解断章取义,犹如杀人不见血!

某些弘扬净土法门人,常常喜欢举蕅益大师的一段话来‘教导 ’浄土修学行人,其语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

  上述言语,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思是:一个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完全是凭靠有没有信心意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高低,完全是依据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深浅了。  然而,当我们翻开《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原文时,发现其完整段落是这样表述的:“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  上述完整段落中有二个关键词,一是信愿;二是持名。蕅益大师已表明信愿是慧行,持名是行行,我们要弄清楚到底“行行 ”到底是什么意思?  根据《佛光大辞典》的注释,第一个‘行 ’是动词,第二‘行 ’是名词。一般佛教所说的名词‘行 ’含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自利行;二是指化他行。又据唐朝善导大师的理念,其分往生净土之‘行 ’也有二种:① 正行,② 杂行。正行一般指念佛号和持诵经典,杂行则是指所修利益众生之福业。  可见,行行中的第二个行,既包括自利行,也包括化他行。行持善法自利利他,不就是指要修利众之福业吗?所以信愿持名,这四个字,正暗示要福慧双修,绝非指单一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前者如眼目,后者如脚足,二者要相辅相成来运作,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释迦佛教导我们要‘依义不依语 ’。借祖师之语宣讲佛法时,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否则以盲导盲,害人法身慧命犹如杀人不见血。在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有哪个法门的修持离得开福慧双修呢?如若真离开了福慧双修,那还算是佛陀的一代言教吗?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问: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引导他们都能走入佛门呢? 宏海法师答:因为每个人宿世的因缘不一样吧,的确很多同修在学佛过程中都会经历类似的困扰。有好一些的情况,家里的同修善根显发得早,...

信佛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海青和皈依证怎么处理?

信佛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海青和皈依证怎么处理?

善信问: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信佛的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海青和皈依证怎么处理? 觉火法师答:   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损坏,可以留作纪念。如海青也可结缘他人使用。或者交给寺院处理。   海青...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当前佛教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问:您认为当前大陆佛教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加以改进? 界诠法师答:大陆佛教自从文革后,进入迅速恢复时期,而且有一种繁荣的迹象。但是,由于中间隔了二十年,所以佛教界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现在60至8...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睛也出现严重毛病,看东西出现闪光、黑影、重影等症状,我心里害怕极了,又不敢去医院治疗。本来抑郁症已把我折磨得只剩半条命,承受能力极差,不敢面对现实,随时...

江苏省佛教协会

江苏省佛教协会

江苏省佛教协会是全省佛教信徒结成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成立于1981年。三十多年来,省佛协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光辉旗帜,团结和带领全省佛教徒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积极投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稳...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多人在修某某上师的法,听说某某上师是当世的活神仙,只要一炷香,你所求的事情只要真心、诚心,上师都能给你解决。望法师开示,这是真的吗?我们可以修某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