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恕道从善语做起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己。

  在身、口、意三业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口无遮拦嘛。因为我们都有这种烦恼:总是会看别人的缺点,看到了总是喜欢说出来。于是就造了口业。

  言语伤人,就好像热天忽然面临着寒冷的冬天一样。一句恶言伤了人家的心,对方是一辈子都会怀恨在心的。

  怀恨的种子记在识中,可能生生世世双方都会碰面。像存的本钱还会长利息一样,微小的恶言以后可能形成大的冤家对头,相互伤害来报偿。这样一来,自己造口业有果报,又害别人生起瞋恨之心,彼此都受伤。

  相反,就要“修习善语”——慈善、真诚、和合、恭敬的语言。修习善语,自他受益。菩萨四摄法里也有“爱语”这一法。

  语言对人的心理作用是非常细微的,但我们却常常在这方面不太注意。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怎么得罪的,以后生活、人生很坎坷都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其实问题常常就出在口无遮拦,喜欢讲人坏话,这话又传到对方那里,于是就得罪了对方。人家以后跟你过不去,你还会想:“哎!他怎么这么坏呀?”实际上是自己种的恶因之果报。

  所以要修习善语、随喜赞叹他人。其实这不容易,但我们要逆生死流而行之啊!一般人都是说人家的坏话非常厉害,非常痛快,恨不得将人家祖宗三代的坏事都给说尽,他才高兴;赞叹别人一句,却很难出口——就是赞叹不出来。修习善语不是很容易的。

  为什么一定要培养一种同体的慈悲心、不忍之心?当我们想用恶语伤害对方时,如果有同体观,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愿不愿意被这种恶语伤害呢?

  恕道的根本的精神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就远离粗言;通过“己欲达而达人”,修习善语,人我兼利。

 

点我:

相关文章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顶礼佛足时,闻到一股比天香还要香的香味,波斯匿王四处张望,寻着这股特殊浓郁的香味,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大王...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放牛老翁,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法要。...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4、灯显王利益众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救物延寿 广生益算杨序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救物延寿 广生益算杨序

  放生现报故事集 印光大师鉴定  2、广生益算杨序  宣和间,富商杨序,年二十八,梦神告曰:子逾旬当死,能救活万命可免。序曰:大期已追,物命至万,未易满数。神曰:藏经云,鱼卵不经盐渍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