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为什么愈修行所得的障碍愈多?

  :“为什么愈修行所得的障碍愈多?”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为什么愈修行障碍愈多?你的冤亲债主太多了。你欠人的命没有还他的命;你欠人的钱没有还他的债,所以你修行,这些冤亲债主来找麻烦。你跑掉之后,他讨不到债、他讨不到命,他不能报复了,所以他都来了。

  如何排除障碍?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他们。我不是为我修的,我是为你们修的,他们知道,他们会欢喜。我代你们修行,你们不修,我代你们修,冤亲债主就很高兴了,不障碍你了。你自己修,你想跑掉、你想赖帐、你想侥幸躲避,那他们统统不会饶过你的,魔障是这么来的。

  我们生生世世跟多少众生结了冤仇,有了过节,所以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我们在这个世间,人家骗我们、坑我们,欺诈我们,我们很欢喜,为什么?债还掉了。纵然不是讨债,他是真的欺骗我们,我们随他,我们也不要了,我们要的时候我们出不了三界。

  所以别人欠我的,我统统不要了;我欠别人的,我尽量的还。你才能走得了!丝毫留恋,你就离不开六道轮回,那个麻烦才大!所以,一切要舍、一切要放下,真正要了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连自己身体都不能保住,何况身外之物?有什么好牵挂的!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有很快乐、没有也很快乐。决定不为这些事情操心,真的得大自在。

 

点我:

相关文章

能愿比丘的愿力

能愿比丘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

佛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在现世获大利益

佛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在现世获大利益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请法:‘世尊,在家之人如何能在现世获得利益、安乐?’  佛陀慈蔼地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现...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7、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57、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57、甘愿将自己交与怨敌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为鹿野苑大势部国王。当时国中百姓各个财富圆满,国土谷稼丰收。大势...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一:远离散乱方成禅定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一:远离散乱方成禅定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婆罗门种姓之人,勤学吠陀等一切学问,不久即以智者赞誉而声名远播。他不但财富圆满,而且素喜布施,更深知在家乃一切过患之来源,故而他即如抛却杂草一般出家苦行。当其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