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只有结婚生子才是安乐稳妥之路吗

只有结婚生子才是安乐稳妥之路吗

问:一般人都认为,不管是否事业有成,只有结婚生子才是安乐稳妥之路,同时也是社会责任所在。是这样吗? 索达吉堪布答:城市里的人时常会对出家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结婚吗?不结婚怎么行呢?不孤独寂寞吗?...

慈悲护生、合理放生——与时俱进、科学规范,民间水生生物放生将更智慧圆满

慈悲护生、合理放生——与时俱进、科学规范,民间水生生物放生将更智慧圆满

自古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有“放生水生生物”的习俗,放生源自护生、慈悲,是非常有爱的正能量善举,历来广受赞叹。原本放生物种基本是本地种,放生不破坏原生态系统、不伤人畜、不造成公共危害。随着时代的变化,放生...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恭敬三宝呢? 宏海法师答:学佛开启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那我们在此间的修行常法,是从恭敬三宝开始。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能生在有三宝住持法道这样一...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忙里忙外张罗着处理后事,最多偶尔念一会儿,这样是否有点颠倒了?如果家属能至诚恳切地为亲人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为有利? 大安法师答:确实,家属应该是跟着念...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初学佛是否只能尊奉一位老师

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只尊奉一个老师,才不是掺杂? 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要按照佛的教化来修行。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如果只能尊奉一个人,那就只能尊奉佛一个人了,...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方法? 大安法师答:打佛七也是依众靠众,一段时间放下身心世界,全力以赴精进办道,这就是也属于克期取证的范围。所以打佛七,就是为了获得往生的目的来打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