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戒律不能完全做到,是否就不去受戒

问:师父,有的人认为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这样对吗? 慧广法师答:《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需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莫让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

莫让自己每天都在虚度光阴!

  你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吗?你可以无悔地说你善待了时间吗?人们总是认为:我明天还有时间!但世事无常,计划总是在变。所以,每晚入睡前,是否也应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又空过了一天? 【原文】:  ...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超度的时候念经,是超度亡人渡过苦痛之海,而到于无苦难之境地。这个意义比世间追悼会更深刻,世间追悼会只是纪念怀念一下,仅仅是一种回忆纪念,顶多是在大会上宣扬一下,这个人在世...

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问: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样酒肉穿肠过,您认为是否也是可以修行得道的? 济群法师答:用激进来形容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问:师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间,念佛号时如果心里不起念头,很快就打瞌睡,脚都走不动了。所以只有不停地想东想西才不犯困,才能继续边走边念佛。请问,这是业障吗?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不打妄念,就会打瞌...

念佛是念六字还是四字,怎样计数方便

念佛是念六字还是四字,怎样计数方便

问: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弟子以前从没有一天念过1万声佛号,有点担心自己念不完。 宏海法师答:非常赞叹这位同修,现在正好恰逢我们三个月内希望大家能够共修百万佛号。那么有点担心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