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起恶念,我想过去世中常常在造五逆十恶这样极重罪业,这些极重的谤正法的罪业如何忏悔?若我以不惜生命护持正法的发心可否忏除或减轻往昔的业障? 大安法师答:我...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的可能性有多少,我们权且放在一边。 如果见到阿弥陀佛来了,这时看你的愿力,阿弥陀佛他不会勉强,阿弥陀佛会...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舍报往生法是否可取?

问:是否存在舍报往生法,即舍去当生快速求生净土,在家人可以操作吗? 大安法师答:在净土宗的历史上,舍报往生的现象也是有的。但是那是特例,特殊的例子。有的时候是圣人的示现,比如北周的静蔼法师他就是舍报,...

究竟是什么吸引诸位佛菩萨降生这个世间?

究竟是什么吸引诸位佛菩萨降生这个世间?

  编者按:哪部经书被誉为众经之王?你知道各位佛陀为了什么纷纷降生于这个世间?六祖慧能法师为我们揭示了《法华经》的精髓,诸位佛菩萨正是为了能够传播佛法、普度众生才来到世间的。 【原文】   ...

华严宗五祖

华严宗五祖

华严三圣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之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

官方认可

官方认可

释迦摩尼佛涅普二百多年(公元前486年),由于外道混入佛教团体内部,印度北部著名君主阿育王邀请其老师目犍连子帝须在阿首咖国华氏城进行了一场耗时9个月,近千人参与的重大集结,也正是因为这次的结集才得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