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教常识丨正宗“佛珠”有哪些含义

佛教常识丨正宗“佛珠”有哪些含义

佛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原是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珠。其梵文原语凡有四:(一)钵塞莫,意译数珠。(二)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

正宗佛珠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正宗佛珠佛教徒相信祈祷的功能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更可靠。  祈祷的原理,是以祈祷者的心力──由强烈的信念所产生的...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如何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很弱,一会儿就不念了,或者有口无心般地念着。我很无奈,请问我如何能帮助母亲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准。我们现在的水平,烦恼是烦恼,菩提也是烦恼。因为满眼都是是非分别,没到悟道的地步,以为是对,依然是错,必须老老实实地断烦恼,老老实实地息灭贪嗔痴。...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烧开水算犯杀戒吗

问:烧开水时,水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算犯杀生戒吗? 大安法师答:烧开水,里面是会烧死大量的微生物。但是在我们业力凡夫份上,这不犯杀生戒。因为佛陀制戒一定要曲尽人情。佛制比丘不饮有虫的水,是告诉我们只能用...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问: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赞夏会本是善本,请问法师怎么看? 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是多年来争议最多的问题,本人在《净土宗教程》对这个问题有所讨论。 印祖是否见到夏会本,按常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