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佛陀竟能得到这五种殊胜功德

【原文】

  世尊告诸比丘:承事礼佛有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声,三者多财饶宝,四者生长者家,五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所以然者,如来无与等也。如来有信、有戒、有闻、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

  《增一阿含经》

  【注释】

  在《增一阿含经》中,佛告诉诸位比丘,礼敬佛陀,承事佛陀,如打扫殿堂,擦拭佛像,供养香花,燃灯换水等,有五种功德:

  一者,身相端正。人瞻敬佛像,见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清净庄严,而心生欢喜,于是自己后世就能得到相貌端正的果报。

  二者,见到佛的形象,口中称念赞叹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佛号,景仰如来功德而发自内心地赞叹,并称颂皈依,将来可以得到美妙悦耳的音声。

  三者,因为用华香供养布施佛,便可以得到多财富贵的果报。

  四者,将来生于长者家。由于见到佛的清净形象,心灵受到净化,再没有染污心,没有贪着心,用志诚恳切的心进行礼拜。现在礼敬佛陀,将来会生到大富长者家,从而受到他人的恭敬。长者是对富有资财,又具有德行者的通称,如佛经中的须达长者等。

  五者,命终后得生于天上。

  【备注】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而得名。此经主要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佛号也不想念,请慈悲开示如何度过懈怠期? 大安法师答:这个懈怠是与身俱来的烦恼,这怎么度过呢?你就看看汶川大地震的那些片段吧,感受到无常吧,这个死亡是...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请问,见诸相非相应如何解? 大安法师答:凡所有相,相是缘生法所生起的一种现象或者一种假相,它显现的相都是缘起的。既然是缘起的,...

众生为何无法逃避生死轮回?

众生为何无法逃避生死轮回?

【原文】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   【注释】   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问:师父好,现在外面社会上,有第三者的现象很多,遇到应该怎么处理? 传喜法师答:原谅别人的人是最美丽的人。我们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仇恨。你心里面想一下,这世界有没有我恨的人?不管你老公在外面找小三,你也原...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观经》上品上生章中,开示有三类根机的众生,奉行三种行法。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

佛教的放下是放弃吗?亲情怎么放下?

佛教的放下是放弃吗?亲情怎么放下?

亲情怎么能放下?   佛法讲的放下不是放弃。首先你要明白,它不是说让你要放弃,你要放弃你的责任、放弃你的父母。   放下和放弃是两个概念,你想过没有?最终人和人都要走向一条分别的道路,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