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尘土飞扬的马路 文殊菩萨会这样想

【原文】

  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

  《华严经》

  【注释】

  见路多尘:看见那个路上多尘,很多尘土。这时候发愿了,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远离这个红尘世界。这个尘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这么胡胡闹闹的,总是这么情情爱爱的、争争吵吵的、烦烦恼恼的,在这里头来转,来搅闹。愿意一切众生都离开这种的烦恼,离开这种尘坌的染污法。获清净法:得到清净没有染污这种的法,这种的快乐。

  【备注】

  《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为其中一品,有里面有141个偈颂,主要说明菩萨善用其心,才能免除身语意业的过失,获一切胜妙功德。其中的部分偈颂后世收入出家众的毗尼日用中,以方面日常持诵。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为畜生道念佛有用吗

问: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陀佛,做三皈依,这样是不是就算为它们授了三皈依和种下金刚种子? 大安法师答:看到畜生道的众生,你给它默念弥陀的名号,给它做三皈依,这都很好。你首先尽自己...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来本俱?还是本来如是,只因一迷一想之间就堕落边离,而失佛性呢?恳望师答,谢谢。此困扰长久,惭愧。 宏海法师答:关于佛性是简洁明了的。正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

宣化上人答问录节选

宣化上人答问录节选

问:如何辨别善知识,恶知识?谁是真正的明师? 宣化上人:末法时候邪正不分,你就看他有没有贪心,有没有争心,有没有痴心,有没有求心,有没有自私心,有没有自利心,是不是尽在那里打妄语骗人?看他是不是常说方...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

佛法的参悟并非一朝一夕。太虚法师曾说过,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质在禅。南北朝时期,因国家的分裂而形成了南北社会不同的风气和文化。南方佛教承东晋以来玄学化的传统、偏重义理;北方佛教,由于受当时北方民族粗犷少文...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问:真信愿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师答:须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净安乐矣。又修净业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真信愿持佛名号,决定求生极乐世界。自行...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要把这个佛号念出味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由于我们业障深重,念佛的开始都是念得很乏味的,不是昏沉就是掉举,如同嚼蜡。 所以一定要坚持信愿,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