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不可混为一谈

文:释智诚 秋吉彭措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佛教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

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论师,精通对法学的无著、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的陈那、法称论师),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随着佛法传入西藏,印度大班智达和藏族大译师将印土流传的大量殊胜经论译成藏文,之后于不断讲闻抉择、善加弘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的显宗教法体系。

名闻遐迩的“五部大论”,究竟何所指呢?它们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若。此为总的分类,在每类之下还含有若干具体的教典。下面逐一介绍: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的小乘戒为一切有部律,最重要的论著是功德光尊者的《戒律根本论》(另译名为《律经》),共九卷二千七百颂。尊者自幼善学一切明论,在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曾师从世亲菩萨深入研习大小乘教法,通过勤奋修持生起胜妙证德,尤其饱餐世尊戒律甘露之精华,为上师四大心子之一。

密宗的三昧耶戒,在相应续部论著中有详述。其性质的严厉、守持的难度、净持的功德等许多方面,都超过了显宗戒律。

二、俱舍。在藏传佛教中,有“上下”俱舍之说。“上俱舍”是指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此中有与小乘共通之处,也有大乘的不共观点;“下俱舍”即世亲论师的《阿毗达磨俱舍论》(含颂词及自释)。藏地大德于大乘俱舍多有阐扬,然小乘俱舍学的兴盛繁荣,则更胜一筹,几乎每座正规寺院,都将世亲俱舍定为必修课。

三、因明。此是内道和外道共有的学科,然而严格来讲,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异。其共通处为三相推理的量式(即宗法、同品周遍、异品周遍)等,不同处主要体现在各自欲成之法上。外道希望通过推理成立神我、大自在天等遍计法,而内道却以之证成:佛陀是量士夫;佛法是解脱正道;前生后世、因果轮回真实不虚……,同时兼破外道邪说。

四、中观。佛陀于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诸了义经部中,宣说了远离一切边执戏论、极为不住之大空性,圆满开显了现空双运大法界的胜义空分。在《楞伽经》等教典中,世尊还金口授记大车龙树当来应世,阐演般若经妙义。

五、般若。此处的“般若”,特指开显第二转法轮实际修证次第的《现观(证)庄严论》,由于此论内容与抉择空性见解的中观论典侧重点不同且相辅相成,故有必要专列一科加以阐扬。虽然般若经本身就含有现证空性的修道次第,然普通学人凭自力难以通达,所以弥勒菩萨就造了这部论著加以开显。

对这部大论,藏地佛教界极其重视,各教派均列为必修课。

上面对五部大论作了一番简介,现在来谈它们的归属问题。俱舍与戒律,虽可与相关大乘教法结合讲授,但就主要内容而言,可摄于小乘法中。我们知道,小乘圣果来自正确的见解和清净的行为,而俱舍和戒律,恰好是二者之根本所依。《俱舍论》全面抉择了小乘正见——蕴界处、根、世间、业、随眠、贤圣、智、禅定以及人无我空性等,律部则详述护戒的意义与方法、受戒持戒应遣除的障碍及需具备的顺缘,严格规范了学人的行为。两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即是小乘教法的基础。

小乘佛法是大乘的基础,为了对世尊初转正法给予充分尊重,同时也是为了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藏地各教派都相当重视戒律和俱舍的修学。在格鲁派某些寺院里面,僧人们甚至被要求用七年时间专门研习《俱舍论》,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三大论皆属大乘佛法,其中因明为世俗谛摄,中观和般若在究竟上属于胜义法门。这是因为,因明旨在抉择世间名言正理,其极致——随理唯识尚未舍离对内在心识的实执;而中观所抉择的双运大法界则是圣者入定及佛陀的境界,《现观庄严论》是宣说实证此境的道位次第,故均为胜义之法。

藏地的显宗教法,并不能全都包纳在五部大论之中,但这些论著的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较全面地覆盖了显宗主要法义,所以将其列为学修重点是十分合理的。

通达了五部大论、龙树六论、弥勒五论(《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究竟一乘宝性论》)等显宗要典,可以深刻领悟如来三转法轮的密意和现空双运实相,在此基础上修学(第四转)金刚密乘,就比较方便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问: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凡自我观念重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心胸狭窄,嫉忌心强,嗔恨心重,这种人大多婚姻不幸福;相反,心胸开阔的人,慈悲乐观的人,善良宽容...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问: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净土法门如何去理解? 大安法师答: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两句话。色是指有形色、质碍之物。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宇...

金刚经译文

金刚经译文

  金刚经译文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 慧广法师答:刚刚看到一个故事,分享给你。有个骑士非常喜欢骑马,无论白马,还是黑马,他都喜欢,有时也喜欢毛驴和俏皮的骡...

如何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如何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网友:怎么去帮助心口不一、贡高我慢的人? 学诚法师:让他人对自己产生信心,才能进一步帮助。当我们面对难以相处之人,要这样去思维:不是对方烦恼重,而是因为自己的福慧不足以影响他,自己与他的业缘还不够。...

佛说慈母在堂最为富有!

佛说慈母在堂最为富有!

  【原文】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注释】在不同的世间,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慈悲的母亲依然健在,儿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