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教协会

广东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三国时期就有梵僧在粤译经弘法,此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岭南成为西来高僧传法之重要场地,而其建造梵刹之历史则可溯到东晋。尤其是“南宗顿悟禅法”在广东兴起,使广东佛教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历史长河中,南粤佛教徒曾经对国家、民族、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广东佛教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82年12月广东省佛教协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广州光孝寺,现任会长明生法师。其宗旨是:团结全省佛教信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奉行“五戒”“十善”、净化社会,广修“六度”“四摄”、利益人群,为建设和谐社会、振兴中华、复兴佛教、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我省佛教事业在近三十年来得到健康发展,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省登记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已达1500多处,教职人员7000余人,符合认定条件的有4100多人,信众达150多万,有200名佛教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011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同意成立广东佛学院,下设曹溪、尼众、岭东、云门4所分院,目前广东佛学院现有在校学僧543人。同时,全省共开设了10家慈善中医诊所、1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多家佛教慈善基金会,积极推进慈善公益活动。

省佛协属社会团体,常设机构包括设办公室、佛教教务委员会、佛教教育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慈善公益委员会、对外交流委员会以及广东佛学院、广东省佛教协会慈善基金会、广东省佛教协会越秀慈善中医诊所。省佛协对各地级佛协在佛教内部事务方面实行指导和监督,现广州等21个地级市相继成立了佛教协会。有23种佛教刊物(《广东佛教》、《人海灯》、《曹溪水》、《六祖禅》、《弘法》、《如是雨林》、《佛山佛教》、《清云法雨》、《海幢潮音》、《圆音》、《世间觉》、《佛塔清音》、《汕头佛教》、《揭阳佛教》、《沐恩》、《华林禅源》、《千江一月》、《禅文化周刊》、《阳江佛教》、《世间》、《学佛人》、《佛在人间》、《智慧东方》)。  

2004年换届后,明生会长注重发掘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成立了佛教梵呗音乐团,抢救和保存濒临失传的佛教音乐。音乐团公开上演了5场,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2006年在省民族宗教委的倡议下,省佛协组织全省17间寺院开展“广东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佛教音乐会、书画展、文物展、茶禅文化、学术研讨会、讲经法会、“重走唐僧西行路”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禅宗圣寺游等。2008年至2013年,广东省佛教协会先后在云浮国恩寺、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四会六祖寺、广州光孝寺举办了六届禅宗六祖文化节,2015年在珠海普陀寺举办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开展菩提树下的对话等,这些系列活动对推动佛教寺院加强自身建设和文化建设,对清静人心、开发智慧、携手共建和谐社会等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省佛教界还发扬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开展全省佛教界参与的扶助弱势群体为内容的“一十百千万行动” 和 “百寺扶千户”活动。三十年来,全省佛教界共捐钱捐物约一亿元,特别是在广东省佛教协会慈善中医诊所、佛山仁寿寺、韶关南华寺、中山佛协、珠海普陀寺、顺德佛协、梅州佛光寺、潮州开元寺、江门玉台寺、韶关东华寺等兴办间慈善医疗诊所,免费为弱势群体看病,帮助他们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好评。2013年成立的广东善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推动佛教界深入社区开展社会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大省服务,为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佛学常识: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佛学常识: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情爱并非专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举凡父母与子...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须要加一些经咒之类吗? 大安法师答:用凡夫的知见来觉得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看净土经典怎么说的。《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钟茂森:什么叫业障?如何克服和消除?

钟茂森:什么叫业障?如何克服和消除?

 问:下面第五个问题。钟博士,您带父亲去九华山,半山腰劝父亲拜上去,说这样可以消业障。请问什么叫业障?朝山拜佛、诵经念佛是如何把业障消掉的?是将功折罪,功过抵消,不受苦报;还是...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有区别吗? 大安法师答:《梵网经》菩萨戒是十重四十八轻戒,通出家在家,叫做顿立戒。无论是受没受过三皈五戒,只要他能听懂法师语,能够发菩提心,有菩萨的...

《大集经》中没有这句经文,这是以讹传讹吗

《大集经》中没有这句经文,这是以讹传讹吗

问: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曾看到一位居士说:《大集经》没有此说,这是以讹传讹。弟子没有余力去通看全部《大集经》,所以特此请教如何看待?...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