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佛陀在世时根本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等,也没有什么南传,北传,大乘和小乘的分别。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僧团当时在教理和戒律上皆是一致,没有多大的差异。南传佛法是肯定我们个人的修行,不依赖佛、菩萨、护法神等的参与,这一点是具有极积的意义的。

教派的争辩是无谓的,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是大众部佛教徒强加的分法,上座部佛教徒否认这种分法。从律藏来看,属于上座部系统的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巴利律];属于大众部只有[摩诃僧只律]。虽然在经典里[根本有部律](卷45)及[杂阿含769经]曾提到大乘之名,这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在[杂阿含604经]以修行四摄法的称为大士,在[增一阿含经](卷19)也提到大乘的六度;但这些都是部派佛法,不是佛陀在世时的原始佛法,根据口耳传授世代相承的原始佛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北传佛教在理论的发挥上可说超过了南传佛教,但在实践上,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认为北传地区就是大乘的,而南传地区就是小乘的;这些都是无谓的,现在中国佛教空前兴盛的是念佛,素食与空谈,这可以从网页上的言论上清楚看到,而对生老病死的切身问题都没兴趣了。

南传佛法教义简单朴实,义理清晰,不含迷信色彩,不依赖宗教仪式,或是祈求天神护法;充分肯定个人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修习、彻底开发我们心灵里宝贵的智慧和慈悲;于今生人世、讲求踏实、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寻求向善觉悟的道路;净化我们人生的生活。佛说∶“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

南传佛法是部派佛教时期的佛法,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虽然南传佛法也含有真正的佛法,同时比北传的佛法还要纯正的多。但世人争强好论,耗时费力。只要大家依法来修行一段时日,就再也不必多费口舌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

【原文】   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   《华严经》   【注释】   见路无尘见到路上很干净的,这时候又该发愿了,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常行大悲心。什么叫大悲心?大悲心就是...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以下简称《笔记本》),许多居士奉若至宝,不知此书值得流通修学否? 大安法师答:目前教内广泛流行的《笔记本》一书,通篇充满着似是而非的话语,兹略标有二...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应该放弃而寄托于来生。然则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念念在行为上的选择,也能够引发后续不同因缘的发生,比方说我们会产生对阿赖耶识变现果报的可以掌控的错觉。弟子请...

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问:放生要念什么佛号? 海涛法师答:放生除了念七佛如来,可以再加一个宝髻如来,众生听了可以生天。 如果要持咒语,最标准的就是唵嘛尼呗美吽六字大明咒,可以让众生脱离六畜轮回; 还有一个护生咒,是宝髻如来...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悲心?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当意识到已经很讨厌对方了,那首先我们就要反观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讨厌他。是他这个人的个性习气不合我的意呢...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本源法师答:《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法即是佛身,若供养法,即供养佛。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读诵佛经还是摆放佛经,都要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