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佛陀在世时根本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等,也没有什么南传,北传,大乘和小乘的分别。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僧团当时在教理和戒律上皆是一致,没有多大的差异。南传佛法是肯定我们个人的修行,不依赖佛、菩萨、护法神等的参与,这一点是具有极积的意义的。

教派的争辩是无谓的,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是大众部佛教徒强加的分法,上座部佛教徒否认这种分法。从律藏来看,属于上座部系统的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巴利律];属于大众部只有[摩诃僧只律]。虽然在经典里[根本有部律](卷45)及[杂阿含769经]曾提到大乘之名,这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在[杂阿含604经]以修行四摄法的称为大士,在[增一阿含经](卷19)也提到大乘的六度;但这些都是部派佛法,不是佛陀在世时的原始佛法,根据口耳传授世代相承的原始佛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北传佛教在理论的发挥上可说超过了南传佛教,但在实践上,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认为北传地区就是大乘的,而南传地区就是小乘的;这些都是无谓的,现在中国佛教空前兴盛的是念佛,素食与空谈,这可以从网页上的言论上清楚看到,而对生老病死的切身问题都没兴趣了。

南传佛法教义简单朴实,义理清晰,不含迷信色彩,不依赖宗教仪式,或是祈求天神护法;充分肯定个人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修习、彻底开发我们心灵里宝贵的智慧和慈悲;于今生人世、讲求踏实、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寻求向善觉悟的道路;净化我们人生的生活。佛说∶“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

南传佛法是部派佛教时期的佛法,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虽然南传佛法也含有真正的佛法,同时比北传的佛法还要纯正的多。但世人争强好论,耗时费力。只要大家依法来修行一段时日,就再也不必多费口舌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生死轮回如何摆脱?必须认清这几点

生死轮回如何摆脱?必须认清这几点

【原文】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

别让自己愚痴的空过这一生

别让自己愚痴的空过这一生

  你是否已经感到了人生的短暂?回想人生的过往,你是否有了如梦幻、如朝露、如闪电、如拍手般的迅速?人身有如朝露啊,转瞬即失。一切有违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如何如法的度过短暂...

坚持做好这七件事,定能得巨大利益

坚持做好这七件事,定能得巨大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福德增长?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快的进入学佛的状态?坚持做好这七件事你一定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 【原文】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问:东林寺是净土祖庭,很想了解东林寺是怎样持戒念佛的? 大安法师答: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初祖的祖庭,由慧远大师创立。一千六百年来,东林寺虽然也有转化为修禅宗为主的寺院,修律宗为主的寺院,但大部分还是以...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没有懂,但心里异常欢喜受用,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而且《金刚经》讲无相,使我于《佛说无量寿经》的讲述产生疑惑,无法自解。由于末法时代唯念佛可有所成就,虽...

怎么理解起心动念跟动念启心?

怎么理解起心动念跟动念启心?

起心动念与动念启心怎么理解?   起心动念跟动念启心,我们学过唯识的人就知道,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就有我们的认知包括我们的习性,进而会从第七意识把我们这种执念散发出来,最后会影响到我们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