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

我们先讲小乘的空观。小乘的空观,古人的形容叫灭色取空,他是从无常无我切入的。就是,我的色身会变化、会死亡,所以总有一天我会消失,叫灭色;当色法消灭以后,它显现空的真理出来。灭色取空的道理,从无常切入有个问题,就是说,小乘的空观是从作用上来空,所以它空了以后它出不来。

小乘一旦是从假相的因缘回归到偏空涅槃以后,它就跑不出来,它是单向的思考。它可以从假相到空性,但是它不能从空性又回到假相。所以小乘的教法没有“从空出假”这四个字,没有,没有这四个字。它的思考是单向的。

所以你看《阿含经》,它的思考模式就是无常故苦。为什么是苦呢?因为我们身心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我没有安全感。

我没有安全感,我经常感到忧虑不安,所以这就是苦嘛。苦即无我。为什么苦呢?那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痛苦,但是我的痛苦就是不断地出现,表示我没办法控制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自我来控制它,是业力控制的,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

他从这个地方切入空性。但是,这样的空切入以后有一个问题,他这样的思考是单向的,他出不来。

大乘佛法的空叫缘起性空,它是缘起无自性。因为“因缘所生法”,所以“我说即是空”。它是从体性上,不是空它的作用相状,而是空它的自体。所以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是不坏假相的,它把假相保存得非常好,从体性上空。它是从假入空以后又从空出假,这个假相出来还可以再用,还可以依止假相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依止假相积功累德、求生净土。

所以小乘佛法是破坏假相的,灭色取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这个身心世界,你看小乘的经典,是全盘否定,是没有价值的。小乘的观念,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一个阿罗汉证得涅槃以后,他的生命大概只有一个目的:等待涅槃的到来。就这个想法而已。

他不会主动说是“为诸众生不请友”,广泛地度众生,他没有这种思考。所以他基本上比较悲观主义,他对人生是认为这个人生是多余的,早一点离开早一点好。

大乘佛法对人生是双向思考。它认为说,我不能执着这个色身,但是我也不能没有这个色身。它是“从假入空”。这是一个思考:我要跟色身保持距离,身心世界靠太近,会被它因缘所生法所系缚。但是,你不能靠太近,你也不能没有它,没有它你用什么来拜佛念佛?你还得要借假修真。

所以,诸位要好好体会灭色取空跟缘起性空的差别。灭色取空是单向思考,缘起性空是双向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位你看大乘经典讲话,很少讲一句话的,除非佛陀在对治你。“犹如莲华不着水”,下面一定有一句话,“亦如日月不住空”。佛陀基本上讲话是空有双照的。大乘佛法,你一翻开经典,基本上都是两句话两句话的,就是训练一个菩萨的思考模式是双向思考。你不能过分喜欢它,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它。

当然,这个跟我们凡夫的思考不同。凡夫的思考有问题,因为我们习惯是单向思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要慢慢训练自己双向思考,不即又不离,不取又不舍。初学大乘佛法会觉得这个心理很矛盾,又不取,又能不舍!但是你习惯的时候你就知道,哦,原来佛陀的意思就是这样,中道。

所以说,“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这个身根当中会产生一种觉了的功能,当这个觉了的功能向外攀缘的时候,带动了根尘识的因缘和合;当它回光返照的时候,就回归到一个清净本然的觉性。这个就是双向。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那只就是一分的觉。

同样一个东西,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脱,用得不好它就伤害你。所以问题不在色身,问题是你的观照力有没有现前。问题在这个地方。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一些公众,被义工在半推半就下给慈善团体捐款,使他们起烦恼,甚至反感,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 大安法师答:你倒没有造恶业,因为众生对钱看得很重啊!...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佛经经典名句精选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

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

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

智俨大师(公元620-668年),俗姓赵,天水人。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

戒色过程中的心情调节与对自己的“奖励”

戒色过程中的心情调节与对自己的“奖励”

不知道兄弟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戒色的过程中,每天都做得非常好非常充实,比如当你早起锻炼之后,心情变得非常地好,这个时候内心会有个声音出现,要不奖励一下自己吧...

净土法门从哪下手呢?仰信的力量很强大

净土法门从哪下手呢?仰信的力量很强大

【原文】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遗,岂容不去也?《观经四贴疏玄义分》 【注释】   净土法门从哪下手呢?...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问:文殊菩萨跟地藏菩萨给您不同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答:不是对我的启示,对谁都有启示,我学地藏菩萨是这样子的。以前弘一法师专弘地藏法门的,我学华严的,我以前体会不到,在我到了美国去,你讲华严经没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