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

一、全寺僧众必须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佛教的中国化方向。

二、全寺僧众必须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

三、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四、住持依选贤制产生,每届任期五年,可依规连选连任。

五、住持、班首、执事,均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护常住、关心大众,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如有玩忽职守,居职谋私,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免其职务。

六、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禅听讲、布萨诵戒、集体劳动,除按寺院传统可以不随众的僧人外,因病因事均应请假;无故缺席者,应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七、尊师重教,恭敬耆德,服从执事安排,遵守殿堂秩序,违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教育、批评或记过。

八、挑拨是非,破和合僧者,应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九、打架斗殴、恶口相骂,侵损偷窃常住或私人财物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对侵损偷窃的财物,须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依法处理。

十、全寺僧众均需僧装整齐,及时剃除须发,清净素食,禁止饮酒、吸烟、赌博,禁止看淫秽书刊、视频、网页,如有不遵,经批评教育而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十一、外出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不共住。

十二、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钱物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不服者不共住。

十三、寺院竹木花卉茶果,均应爱护培植,不得私自砍伐采摘自用或做人情。违者,进行批评教育,照价赔偿。

十四、师友亲朋来寺,经主管执事同意方可留膳宿。

十五、遵照佛制,僧众住寺,常住供养;僧人年衰,常住扶养;僧人疾病,常住医治;僧人圆寂,常住荼毗;僧人遗产,归常住所有。

十六、保持殿堂庄严,环境清净,僧房整洁;保护寺院文物,注意防火防盗。

遵规守戒,一视同仁。同居大众,各宜珍重。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恶道度出来?家里人不信佛法,并且教我不要放生。如果我帮他们放生,是否有效果? 大安法师答:去世多年的家属挂牌超度,有不有效果,这就看我们至诚感通的力...

 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问: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为什么而生起? 大安法师答: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

宣化上人答问录节选

宣化上人答问录节选

问:如何辨别善知识,恶知识?谁是真正的明师? 宣化上人:末法时候邪正不分,你就看他有没有贪心,有没有争心,有没有痴心,有没有求心,有没有自私心,有没有自利心,是不是尽在那里打妄语骗人?看他是不是常说方...

持守戒律之人常身心欢喜

持守戒律之人常身心欢喜

  忙碌了一天,你是否渴望睡眠能够安详自在?怎样才能减少烦恼和忧愁?持戒是学佛、修行的底线和根基,佛陀在圆寂前教导弟子要以戒为师,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佛法以戒修身,以定、慧修心,通过持戒修...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障碍。碰到障碍的话,不要在它面前退却,你得想方设法超越、克服这个障碍。那具体的障碍就具体分析了。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