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

一、全寺僧众必须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佛教的中国化方向。

二、全寺僧众必须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

三、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四、住持依选贤制产生,每届任期五年,可依规连选连任。

五、住持、班首、执事,均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护常住、关心大众,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如有玩忽职守,居职谋私,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免其职务。

六、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禅听讲、布萨诵戒、集体劳动,除按寺院传统可以不随众的僧人外,因病因事均应请假;无故缺席者,应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七、尊师重教,恭敬耆德,服从执事安排,遵守殿堂秩序,违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教育、批评或记过。

八、挑拨是非,破和合僧者,应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九、打架斗殴、恶口相骂,侵损偷窃常住或私人财物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对侵损偷窃的财物,须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依法处理。

十、全寺僧众均需僧装整齐,及时剃除须发,清净素食,禁止饮酒、吸烟、赌博,禁止看淫秽书刊、视频、网页,如有不遵,经批评教育而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十一、外出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不共住。

十二、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钱物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不服者不共住。

十三、寺院竹木花卉茶果,均应爱护培植,不得私自砍伐采摘自用或做人情。违者,进行批评教育,照价赔偿。

十四、师友亲朋来寺,经主管执事同意方可留膳宿。

十五、遵照佛制,僧众住寺,常住供养;僧人年衰,常住扶养;僧人疾病,常住医治;僧人圆寂,常住荼毗;僧人遗产,归常住所有。

十六、保持殿堂庄严,环境清净,僧房整洁;保护寺院文物,注意防火防盗。

遵规守戒,一视同仁。同居大众,各宜珍重。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简单而不简陋,化繁为简,让生活不累

简单而不简陋,化繁为简,让生活不累

  《道德经》曰: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信心铭》日: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是故,简之又简,以至于空,是名心悟。为了分析说明,就得化简为繁;为了归纳总结,又得化繁为简。虽然简...

佛揭示众生为何无法逃避出生和死亡?

佛揭示众生为何无法逃避出生和死亡?

【原文】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   【注释】   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欲...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念佛见到阿弥陀佛要走吗

问:如果念佛念到见佛,是不是就马上跟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的可能性有多少,我们权且放在一边。 如果见到阿弥陀佛来了,这时看你的愿力,阿弥陀佛他不会勉强,阿弥陀佛会...

怎么培养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

怎么培养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

  烦恼的自性本来就是空的,当清净心坐下来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一切都不存在。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智慧、福报和减少烦恼呢? 修行就是把心量打开   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持诵了很多心咒...

「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对吗

「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对吗

问:有老师父开示说: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请问师父,做事和自修的辩证关系如何? 大安法师答:发心是我们佛门里常常用的一句习惯语,劝人做什么利益人的事情,就说:你发发心。如果把这两个字说全一...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问: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容通法师答:遇到这种问题,真的是要多想方法,用种种善巧方便。当然了,我们不提倡你总去打妄语,说我要出去工作,然后出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