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的来源与影响

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隋朝道绰(562-645),至二祖唐朝善导(613-681),以“三经一论”为教材,以“持名念佛”为方式的净土宗宗义和行仪得以完备地组成,所以善导为公认的净土宗实际创立者。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善导大师是纯正的净土思想,其他祖师的净土思想是不纯正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善导之后,净土宗分化为三流,即:专称佛名的少康流、重悟解的慧远流及教禅戒净兼修的慈愍流,三流都从不同层面继承了善导大师的思想,而且三流的划分也只是应机的差别,并无实质性高下,如同春兰秋菊,各有其美,净土思想同样也并不存在纯正与不纯正之分。

唐朝中期之前,学习佛教的多是社会上流人士,而昙鸾、道绰和善导开创出的持名念佛,以其简便易行的修持方法,打开了通往民间的大门,奠定了民间佛教的信仰格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唐武宗灭佛后,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但净土宗却呈现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宋代开始的禅净合流,带动了天台、华严、法相和律宗同归净土。明清以后,净土宗更是一枝独秀,成为中国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一句“阿弥陀佛”,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名片,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摘自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5年第7期"净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论与修持探析”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正信与迷信该怎么区分

问:顶礼法师,何谓真正的信仰,信仰是否应该明澈,混沌该如何解除,还请开示,谢谢。 学诚法师:佛法对信的定义是:对于佛法真理、三宝功德、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不疑,从而策发起自己宗仰、效学的决心和力量。正...

佛教徒能否养宠物

佛教徒能否养宠物

对于佛教徒能否养宠物这个话题,有很多人都可能思考过!结果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可以养,也有的人认为不可以养!那到底佛教徒可不可以养宠物呢?小僧今天谈谈自己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1、依照菩萨戒,不能...

鹿野苑历史与现在

鹿野苑历史与现在

鹿野苑的历史:“比丘们啊!我忽然心生一念:当我离家求道之时,那五位伙伴曾经陪伴过我,对我很照顾,不如我先对这五人说法吧!于是比丘们啊!我以超越凡人之智,得知五人正住在波罗奈城鹿野苑的仙人林中,于是比丘...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问: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果切身利益真的受到很大的损害,该如何对待才如法如理? 大安法师答:修行要修忍辱,这是六度里面的忍辱波罗蜜。为什么要持这个忍辱呢?因为中国儒家文化讲,士可...

正宗佛珠梵呗的起源、发展、价值与应用

正宗佛珠梵呗的起源、发展、价值与应用

 梵呗于自修的目的,是用来歌赞佛德、吟叹佛法、抒己之诚,以启发悟性;于化他的目的,是用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以导俗入道的,因此其用音自然是为了「集众行香,取其静摄专仰」为目的...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一些公众,被义工在半推半就下给慈善团体捐款,使他们起烦恼,甚至反感,义工们无形中是否在造恶业? 大安法师答:你倒没有造恶业,因为众生对钱看得很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