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传说 | 古佛洞的故事

古佛洞,为普陀山八十八庵之一,在飞沙岙东上。依山傍海,清静幽绝,是普陀山唯一出过全身舍利(肉身菩萨)的寺院,在民国一度香火鼎盛。新中国成立后,废弃半个世纪,如今又山门重开。

●肉身传说

话说仁光有两个徒弟:慧性、慧明。慧性乖巧,喜欢搞小聪明;慧明老实,全无心机。师兄弟同拾菜叶,慧明自然拣好的拾,而慧性却故意挑黄叶子煮来吃,以示修行之诚。即是如此,仁光犹一视同仁,并无亲疏之分。

仁光圆寂后,慧性、慧明办完后事,慧性便四下寻找师父留下的值钱东西,翻来翻去,只找到装着红白两粒米和一颗谷子的葫芦,又气又恼,将葫芦扔到了地上。慧明见状,连忙将米和谷子再放入葫芦,并将葫芦安放在供桌上。

三年后,遵照先师所嘱,两人打开荷花缸,但见师父遗体完好如初,神态也和入缸之前一模一样。

肉身不腐的事马上就在外面传开了,本来清冷的小山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香客。其中有两个上海老板,见到了这尊肉佛,用五百大洋,收买了慧性,偷走了肉佛。

次日一早,慧明起床,不见了师父的肉身和师兄,一时六神无主,只好在佛座前暗自流泪。

一天,有位姓王的香客来到了古佛洞,看到了供桌上的葫芦,及葫芦里的三颗粮食,大喜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慧明不解,问其缘由。原来当年仁光师托钵化缘,曾路过他们家。刚好他家小孩生病,师父会医术,治好了小孩的病,王家夫妇千恩万谢,欲报答仁光师。仁光师却只在粮仓里取了红米白米和谷子各一,便飘然而去,只远远说了声:我乃南海普陀仁光师。

十年后,王家小孩已长大,王家夫妇一直对仁光师心存感激,于是特意来普陀山打听仁光师的住处,找到了古佛洞。

当他听说肉身被盗,王姓香客惋惜之余,一拍膝盖:“我前两天路过上海,听说某处在展览肉身菩萨,看来就是了。师父对我有恩,我定当尽全力将他的肉身迎奉回山。”于是王姓香客赶忙奔赴上海,呼吁社会各界,得到了佛教界人士的同情和帮助。很快,仁光师的肉身被护送回了普陀山古佛洞,香火又盛于往日。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网友:大师,佛陀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恶扬善吗? 学诚法师:善与恶,在不同的层次下定义不同。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善即是未来能带来好的果报的行为,恶即是未来能遭致苦的果报的行为。杀生、偷盗、...

恶语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

恶语会伤害别人更会伤害自己

  编者按:你曾经被恶语中伤吗?你身边有说话尖酸刻薄、常逞口舌之利的人吗?恶口,指语言粗鄙、恶毒,是佛教所说的十恶业之一,要远离它,尤其是在自己情绪激动时,更要注意。   【原文】:夫人生在...

 什么是菩提树?

什么是菩提树?

什么是菩提树?   菩提树又叫菩提蓉,是桑科榕属的热带乔木,具有速生、长寿两大特点。树形优美、高大挺拔,“冬夏不凋,光鲜不变 ”,给人以神圣、肃穆之感。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

坐禅有点境界就敢说“无我”?

坐禅有点境界就敢说“无我”?

【原文】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圆觉经》   【注释】   凡夫执...

佛揭示众生为何无法逃避出生和死亡?

佛揭示众生为何无法逃避出生和死亡?

【原文】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   《大宝积经》   【注释】   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欲...

有什么适合日常念佛的秘籍吗?

有什么适合日常念佛的秘籍吗?

有什么适合日常念佛的秘籍吗?   念佛,是佛弟子们熟悉的修行方法之一。而在当下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人们的时间都变得更加碎片化。那么,念佛的方式是否可以发生改变?改变的同时,又要坚持哪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