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

佛法传入中国,有明确史料记载(如《后汉书·西域.天竺国传》)的是汉明帝时期(他的父亲更有名,是刘秀)。

公元64年,汉明帝“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遂派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会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携经书和佛像到中国,翻译了部分佛经《四十二章经》。汉明帝在公元68年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着1900多年历史。

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佛法的义理与当时流行的黄老之学(清静无为)有些类似,所以很容易被人接受。佛法在汉朝,还没有多少信众。不仅知名度不高,还受到儒家和道家的的排挤。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法终于有了长足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佛学大师,鸠摩罗什、朱士行、道安、慧远

魏晋时期,佛教“般若性空”思想在士大夫阶层得到广泛传播。南朝时期各帝王皆信奉佛教,梁武帝建造了大量佛寺,并四次出家都由朝廷出资赎回。北魏文帝建造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营建了龙门石窟。北齐有寺庙4万余座,僧尼400余万人,规模庞大。

佛法经历了传入期和发展期,到了隋唐达到了鼎盛。

佛法在隋唐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各种宗派。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几大宗派:禅宗、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律宗、唯识宗、净土宗和密宗都是隋唐时代确立的。从佛教的兴盛可以看出当时经济发达、思想解放。

宋代以后,佛法出现了两个趋势:

一是佛学(禅宗)与儒学相互融合,更汉化了;

二是从禅宗的兴盛转为更加方便的法门——净土宗的兴盛。

宋代佛教的兴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的很多文坛大家,如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欧阳修等都是佛教徒,同时他们又有深厚的儒家修为,因此佛学和儒学就很自然的产生融合了。同时因为四大高僧:云栖袾宏(莲池)、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的引导,佛学开始主动和净土产生关联。

元明清时代,汉传佛教远不如唐宋那样兴盛,元代和清代统治者扶持藏传佛教,仅明代支持汉传佛教力度大一点。近现代时期,藏传佛教由于其较接近原始佛教,越来越受到中国内地的重视。

点我:
标签: 佛学常识

相关文章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问: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善念,哪个是恶念? 净界法师答:好,问得很好。我们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没有判断能力,我们必须要从经典上学习,佛陀对于善念恶念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当然身...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问: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成刚法师答:这个前两天我给大家讲了,我们佛门弟子要想出苦得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出离这个生死的苦轮,就得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不但不杀生,而且不贪食众生肉。因为众...

为何烦恼很难断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因呢? 大安法师答:修行精进几天,你就没有烦恼了?无量劫以来的烦恼犹如油入面哪!那是浩浩的见思惑呀!所以你修行越精进就越有烦恼,它是正常的。往往念佛念得...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问: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时常梦见去一个陌生的山谷,在那边绕来绕去,不懂得搭什么公车回家,同时常常做同样的梦,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你为什么老是梦见这个东西呢?说明...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问:什么是十斋日?在十斋日要注意什么? 大安法师答:主要是指从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乃至三十。那这个时日,是上天,天神来巡视人间,看善恶业的情形结罪,结众生...

悲心而不伤心,用智慧化悲伤为力量

悲心而不伤心,用智慧化悲伤为力量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菩萨有大慈悲心,是故千百年来,受人信仰和爱戴。菩萨为什么能做到面对无量苦难众生,既能悲悯一切,而自己又不会伤心欲绝呢?因为她悲心之中有智慧,不参杂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