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牢骚竟然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贤愚因缘经》无恼指鬘缘品第五十一上记载:

  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就下马来请教佛陀,并且向佛陀顶礼。波斯匿王向佛陀说:‘假如您能够请那位诵经的师父出来,让我们相会面,我愿意布施十万钱!’

  佛陀回答:‘您应当先布十万钱,然后才可以请那位诵经的师父来和您相见。否则,等您看到那位师父以后,您就一定不会出钱了。’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么说,他只好先布施了十万钱供养僧宝。可是当他看见到那位师父的相貌以后,他心里觉得很后悔,没有想到声音清脆宏亮的那位师父,居然是一位个子长得这么矮小,而且面貌很不好看的人。

  他问佛陀这是什么缘故,佛陀说:

  “从前有一位名叫迦叶佛的圣人,当他圆寂以后,国王为这位圣人盖了一座很大的塔。国王命令四位大臣监工,可是其中一位大臣很懒散。国王就责备他。那位大臣很气愤地说:“这座塔太大了,何时才能完工呢?”可是等到完工后,他看到塔尖很庄严,就布施了一个宝铃在塔上。

  因为他的懒散和随便发怨言,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矮小。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五百世中,声音都非常宏亮而且悦耳。”

  由此可知,我们要明哲保身,则不可随便批评别人或某件善事,也不要唠唠叨叨常发怨言,以免自食恶果。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造了不同的善恶业,就会各受不同的果报和苦乐。例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嘴巴难看,这是因为他前生虽然布施修福,可是常犯口过常说肮脏的话。

  我们不但不可以说粗鲁和损人的话语,甚至连憎恨的念头也不可有,因为心里一有了憎恨和怨气,就会起烦恼,而使得身心不自在,并且影响到人际关系。所以古人说:没有憎恨的清净心,才是完美永恒的。

  “面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中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

 

点我:

相关文章

2019年国庆节儿子在五台山文殊洞的奇特感应和

2019年国庆节儿子在五台山文殊洞的奇特感应和

2019年国庆节儿子在五台山文殊洞的奇特感应和经历国庆节,我们一家三口去了五台山,某一日下午,去了文殊洞,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个场景,真心赞叹佛法不可思议...

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佛教故事:贫妇身贫心不贫 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2018-03-20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宋高宗绍兴年间,四明人史诰来游普陀山。一日他与同行程某前往潮音洞紫竹林礼拜观音大士,他们来到了潮音洞,只见此地背山处紫竹繁茂,濒海则巉岩突兀,境观绝为清净,于是他们在清净亭中闲坐用茶。这时,有...

净空法师: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

净空法师: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

问:第三个问题,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付?答:这个事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过。现在这个发生的机率好像有增长的趋势,在过去是很少见到,偶然会有遇到;现在在...

体慧法师:建立持戒的基本观念

体慧法师:建立持戒的基本观念

体慧长老龙庄讲寺3月15日开示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八关斋戒就是出家人的清净戒律,清净梵行,佛陀的清净戒律清净梵行。佛陀为什么能成佛,出家人为什...

传喜法师:以欢喜供养心护持三宝

传喜法师:以欢喜供养心护持三宝

以欢喜供养心护持三宝 我在做法会当中也发现有很好的,有一种为了成就师父的法会一心一意地做。有一个主办法会的,他还不是佛教徒,也没做过,他是喜欢,他偶尔的收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