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把财富转化为阴德,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财富似乎很难守得住,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也许是上天不愿意把财富一直堆在某些人身上。就像朝代,几百年后,就得更迭一样。那么财富,到底守在哪里?

在佛教,财富是由土地神,或者龙王管理的。不要觉得财富是银行管的。这个世间的财富,都有定数,就是这辈子如果平淡,赚多少钱,都有定数。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赚钱容易,有的只能维持温饱呢。这就是福报问题了。

要明白一句话,钱从来都不是努力赚来的。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的得到一笔财富,或者失去一笔财富。财富是怎么来的,是个人的福报感召来的。福报有多大,就感召多大的财富。财富和受教育程度无关,和一个人的福报德行有关。

拥有大财富的人,一定要内敛,这个财富只是上天暂时保存在你身上,不意味着你有权利去挥霍财富。过度的挥霍财富,就会惹来不好的果报。多少人因为有钱后,就堕落,这就是挥霍财富的果报。

财富要有德行并行,如果一个人,命中财富多,但是德行不好,财富就会克到他。德行犹如水,财富由于船,水太浅了,就无法载动船。古人治家,重在节俭,就是防止挥霍财富,带来不好果报。

在西方人看来,财富只是人替上天保存。这个想法很好,西方人有钱后就布施。中国人要学习,留钱给子孙,子孙会败坏,留书给子孙,子孙会不读,唯有留些阴德给子孙,子孙自然能绵长。把财富化为阴德,这是明智的做法。

范仲淹是个广积阴德的人,当年有个风水先生,看重了一块地,告诉范仲淹,只要在这里做坟墓,子孙世代都能科举高中。范仲淹想,这块地这么好,就拿来建学堂,让所有的苏州士子,都能科举高中。于是就买下来建了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印光大师,赞誉范仲淹是孔子之后第一人。范仲淹才是真正的留德给子孙。

还有范蠡,也是发财后把钱财又布施出去,后代人称他为财神。这些都是典型的把财富化为阴德。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后代啊。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点我:

相关文章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证严法师谈更须用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证严法师谈更须用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地藏...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J 1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J 11

1157经:本经叙述布施饭食当一以贯之,不要生起厌烦心。 如前文所述,佛陀经常不辞辛劳,亲自外出乞食。曾经一段时间,佛陀住锡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有一天清晨,...

信愿法师:「一心不乱」圣净释义不同:圣净难易故

信愿法师:「一心不乱」圣净释义不同:圣净难易故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一心不乱」圣净释义不同:圣净难易故,宗旨不同故,契机各别故(二)我们来探讨一心不乱的意思,当然我们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没办法细说,只能大略的跟...

清静子:愿抑郁远离人类

清静子:愿抑郁远离人类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活得很累很累,心理上相当地自卑和忧郁,甚至想到了自杀!在我最最山穷水尽的时侯是佛法的力量挽救我,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开始了真正的身心健康快...

在家居士可以施食吗?可以在家自己做吗?

在家居士可以施食吗?可以在家自己做吗?

心上莲花:有形的物品,可以送给别人;无形的观念,也可以传播给别人;那么诵经的功德,一样地可以分享给别人。诵经功德,能消业障、开智慧、增福报。得到这些功德回向的人,...

信愿法师:台湾陈伟国遭人谋害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台湾陈伟国遭人谋害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台湾陈伟国遭人谋害助念得生陈伟国,廿八岁,赵阿美师姐的小儿子。往生前一个月,即一九九五年农历四月,一连参加埔里灵岩山寺两期佛七,回来后即对母亲郑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