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把财富转化为阴德,福泽子孙后代

世间人对财富很追求,但是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财富似乎很难守得住,中国有句话,富不过三代,也许是上天不愿意把财富一直堆在某些人身上。就像朝代,几百年后,就得更迭一样。那么财富,到底守在哪里?

在佛教,财富是由土地神,或者龙王管理的。不要觉得财富是银行管的。这个世间的财富,都有定数,就是这辈子如果平淡,赚多少钱,都有定数。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赚钱容易,有的只能维持温饱呢。这就是福报问题了。

要明白一句话,钱从来都不是努力赚来的。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的得到一笔财富,或者失去一笔财富。财富是怎么来的,是个人的福报感召来的。福报有多大,就感召多大的财富。财富和受教育程度无关,和一个人的福报德行有关。

拥有大财富的人,一定要内敛,这个财富只是上天暂时保存在你身上,不意味着你有权利去挥霍财富。过度的挥霍财富,就会惹来不好的果报。多少人因为有钱后,就堕落,这就是挥霍财富的果报。

财富要有德行并行,如果一个人,命中财富多,但是德行不好,财富就会克到他。德行犹如水,财富由于船,水太浅了,就无法载动船。古人治家,重在节俭,就是防止挥霍财富,带来不好果报。

在西方人看来,财富只是人替上天保存。这个想法很好,西方人有钱后就布施。中国人要学习,留钱给子孙,子孙会败坏,留书给子孙,子孙会不读,唯有留些阴德给子孙,子孙自然能绵长。把财富化为阴德,这是明智的做法。

范仲淹是个广积阴德的人,当年有个风水先生,看重了一块地,告诉范仲淹,只要在这里做坟墓,子孙世代都能科举高中。范仲淹想,这块地这么好,就拿来建学堂,让所有的苏州士子,都能科举高中。于是就买下来建了学堂,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人。印光大师,赞誉范仲淹是孔子之后第一人。范仲淹才是真正的留德给子孙。

还有范蠡,也是发财后把钱财又布施出去,后代人称他为财神。这些都是典型的把财富化为阴德。只有阴德,才能福泽后代啊。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点我:

相关文章

【出离心】是什么意思?如何升起出离心?

【出离心】是什么意思?如何升起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佛教解释)  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声闻行者希求解脱,视世间如牢狱,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为出离心。由了知生死轮回的苦痛而生厌离之心,希求解脱,誓证清净寂灭的涅槃境界,得到究竟...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

五、天台与华严的思惟特徵 继承魏晋开始中国化的佛学,最大的成就者,当然莫过於台、贤两家。我们把这两家说是最大的成就者,乃是指其所具有的空前的组织体系而言。在中...

感恩戒色这两年,我已走出神经症之地狱

感恩戒色这两年,我已走出神经症之地狱

我从2012 十月份正式加入戒色吧这个大家庭,从那时起我每天都要来戒色吧,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自己对戒色吧有很深厚的感情,下面主要和大家说说自己神经症...

净空法师:怎样过没有任何压力,身心轻安自在的神

净空法师:怎样过没有任何压力,身心轻安自在的神

现在知道我们的身体,用量子力学的话来说,是多少个量子、小光子组成这个身体?要算数字要用亿做单位,几百亿、几千亿造成这么一个身体。就算是假设,几千亿几千亿这个小光子...

蔡礼旭老师:信守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信守的智慧

信守的智慧蔡礼旭老师道德、学问要学、道、立、权,要懂得在运用当中能权变,达到人情练达。刚刚讲到孝、悌、忠,像信,在《礼记?学记》里面有提到“大信不约”。真正非...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