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财富是福报,用好财富是智慧

世间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忙忙碌碌,都仅仅是希望说能够赚多一点钱,物质更丰富一点,能够让自己和亲人,或者能力更大一点,包括一些大范围的朋友,或者周边的人,能够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点。所以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是我们要消除一个观念,不是说财富不对,而是说我们对财富的贪求执着不对。佛教里面说“空”,不是说排斥,不能够追求这些东西,不是这样的,而是说要消除对这些东西的执着。

其实财富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对财富的执着就产生障碍;感情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对感情的执着,也就是产生困扰了。

所以佛法里面说,能否拥有财富,这是福报;怎样恰如其分地用好财富,这是智慧。所以说一定要有福德,要有智慧,这样才好。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禅门的话,空啊,空啊。认为“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其实不然。我们讲过了,“空”是指心灵的自由。而我们心灵自由,你说我们的财富会不会更多呢,我们的福报会不会更大呢,我们的物质生活会不会更丰富呢,其实都会。所以千万不要误解,排斥这些,或者很消极,那是偏掉了,不是这样的。不是空掉这个世界,而是空掉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识,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迷。因为心迷了,所以我们样样执着;因为心迷了,我们觉得不够。我觉得我赚钱远远不够,我赚了一千万,我要投资这个项目,我要五千万,而银行又贷不到款,我好急。

人在此时候会经过好几个层面,首先一个层面是没有钱,但是有闲;还有一个层面,他是有钱,但是没有闲,很忙碌;再有一个层面,也有钱,又有闲。

但是等到我们去到那种有资本,但是没有闲的层面的时候,如果是一个迷的认识,一个错觉的话,我们会一直觉得不够,一直还会去进一步去求。如果我们选择的方向错误,就会怎么样?投资失败。退到底下那个层面是既没有闲,也没有资金了。

这样困扰会产生了,这个障碍来自于我们的这种迷执,来自于我们的心迷。所以说心迷是一个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有执着、有分别时候的一种状态。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是佛教著名的经典之一,讲的是佛教最高深的般若智慧,其中有很名言警句,值得反复读诵,若能悟透,定会福德无量。下面我们就先学习其中的两句:一,若菩萨不住相布...

弟弟无意害哥哥业果成熟成驼背

弟弟无意害哥哥业果成熟成驼背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  一者、犯戒私窃偷盗。  二者、负债觝而不偿。  三者、杀生以身偿之。  四者、不喜听受经法。  五者、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  是...

印光大师: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

印光大师: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

【原文】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

净空法师:要是想到死,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净空法师:要是想到死,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为什么经上常讲「空、无相、无愿」,大三空三昧法门,实在讲,要想契入实相,证得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净土宗的三个条件比这个要低很多,净土宗三个条...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八:信愿是往生正因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八:信愿是往生正因

《阿弥陀经》讲记八:信愿是往生正因 主讲:纯祥法师 一、念佛真实行景象 参照《佛说无量寿经》,“六方诸佛证诚护念”是阿弥陀佛第十七愿(真实行)和第十八愿(真实...

放生愈疾:14.钱尽病瘳叶洪五《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4.钱尽病瘳叶洪五《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4.钱尽病瘳叶洪五  钱塘叶洪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