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浮生梦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浮生梦
杭州西湖喜鹊寺的鸟窠禅师,本名道林,九岁出家,于陕西韬光禅师门下当侍者而悟道。后来独自到泰望山,在一棵枝叶非常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结巢一样,所以时人皆称他为鸟窠禅师。大文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凡眼不识文殊菩萨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凡眼不识文殊菩萨
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位,希望文殊菩萨能降临,一偿宿愿。有许多沙门都来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庞蕴居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庞蕴居士
庞蕴居士是湖南衡阳人,少悟人生虚空,立志寻道。他去谒见石头希迁,问道: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石头就用手掩住他的嘴巴,庞蕴豁然有悟。他后来参见江西马祖道一,又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答...

瞻婆比丘经

瞻婆比丘经
瞻婆比丘经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着...

文陀竭王经

文陀竭王经
文陀竭王经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阿难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至死不知厌足者多。阿难日中后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白佛言。我于屏处思惟。世间人略厌五所思者少。...

是法非法经

是法非法经
是法非法经 是法非法经(出中阿含)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曰唯然。比丘从佛听佛说。有贤者法。比丘听说。亦有非贤者法。当听熟听熟知熟念说。比丘唯...

分别布施经

分别布施经
分别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叠*毛]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

古来世时经

古来世时经
古来世时经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设有长者所行平等。有净戒比丘奉行真戒。来入其舍从受分卫。若复曰获致百斤金。何所胜乎。或有比丘报之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香严智闲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香严智闲
唐代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年轻时便厌恶世俗,辞别父母,出家投佛。最初,香严在百丈怀海禅师处,秉性聪敏,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契悟禅道。百丈死后,他便到百丈的大弟子沩山灵佑处。沩山问香严道:你在先师百丈...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皈依有不同层次的皈依,但是最基本的显密共同的皈依就是下决心:从今以后,把佛作为究竟的导师,把法作为究竟的道路,把僧众作为究竟的道友,这三种决心叫三皈依。加上“把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