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门措上师完完全全处在另一种状态中。

宗萨钦哲仁波切:门措上师完完全全处在另一种状态中。
门措上师(Dakini Muntso )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现任院长。由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认证为敏卓林开山祖师德达林巴之女,藏传佛教历史上知名的女性成就者杰尊敏就巴尊(又称门吉华珠,Mindroli...

这样修行,你求什么得什么。【梦参老和尚】

这样修行,你求什么得什么。【梦参老和尚】
我们修行要特别注意什么呢?现前的一念心。随时检点你自己的心,看看入道不入道,淫、怒、痴,一点事情就发火,这个效果就不大了。因为在愚痴当中所做的事情效果不太大,必须得有智慧,智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经常...

修行人不可去的三种地方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

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一、不可去处有三种

1、怨仇争处不可去

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因为我们初学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没有调解的能力,围观时不但会生起嗔心,而且还会被牵连进去,对自他都没益处。

平时生活中,对自己有误解或不好看法的人尽量敬而远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2、众人聚处不可去

这里的众人聚处是指没有正知正见愦闹的人群等,并非众多道友一起精进闻思修行的地方。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应该处在适合的环境,通过闻思得到正见。

所以,除了成就后去弘法利生外,应尽量避免去众人聚集的地方。

3、玩乐之处不可去

玩乐之处是指诸如去打麻将、下棋、跳舞、看录像等游玩的地方,这些地方容易助长贪嗔痴,却难以增上智慧。

当然,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难,故我们应当努力。

二、不可宣说有三种

01、不宣偶尔出离心

因为一个人的出离心若不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那就只是一个凡夫刹那易变的心念。

尤其在平时遇到逆境违缘时所生的出离心,是非常不稳固的。有时刚见到一位师父,马上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想要出家,但还没过几天就又后悔了——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心态不可靠。


02、不宣自己狡诈行

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别人面前要以诚实忠厚来对人对事,不能像世间人那样狡诈,整天以欺骗维生,然后还洋洋自得,四处夸扬自己的丑事,以狡诈为自豪;另一种是自己本来是个老实人,但把偶尔的一些错事跟别人老老实实地说了,但这类事情往往说不清楚,别人也会据此断定你很不可靠,这样,引起别人的误解,对自己没有利益。

03、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要对别人宣说自己的善行:拜了多少部经,在哪个静处修行了多久,念了多少咒等等。这样很容易毁灭这些善根的功德。

但有些大德为了弟子们更加精进,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宣说自己的一些善行,这是一种摄受的方便,菩萨唯利他人之善巧,不属此类所遮。

凡修学佛法者,身必须处于适宜的环境中,不能去那些对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否则,将影响自己修行,有损于自己的功德。那么,哪些地方不可去呢?一、不可去处有三种1、怨仇争处不可去对于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得去围观...

为什么吃素会让人更年轻,更漂亮?

为什么吃素会让人更年轻,更漂亮?
对明星们来说,一张顾盼生辉天然雕饰的美颜,自然可以在大荧幕上为自己增光不少。为了有一张漂亮的容颜,明星们的招数可谓是五花八门,其中「素食主义」以其健康、环保、简便易行,被许多明星作为保持美颜的不二法...

获得成就最便捷的两个法门

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人身,就意味着得到了解脱的机会,而解脱的机会非常难得,千载难逢啊!今天我们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这是累生累世修来的福报,假如我们能利用这个人身学修佛法,今生就可以解脱。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可以说法门无量无边。因为众生的分别念、烦恼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法门也是无量无边。其中,净土法与大圆满法是与末法时期的众生最有缘分、最相应的法门。末法时期的众生,生命短暂,还特别懈怠,业障重,学修那些复杂的法门很难成就。

  

获得净土法的成就主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而阿弥陀佛有这个愿力;获得大圆满法的成就主要靠上师的甚深窍诀,主要靠他力——只靠他力也不行,还要靠自力,但主要是靠他力。这两个法门都是最捷径,也是最方便的法门。

  

现在的人都找捷径,都喜欢方便。其实这两个法门是最最捷径的法门,没有比这些再捷径的法门;这些也是最最方便的法门,没有比这些再方便的法门。大家若真心想解脱,想成佛,就要学修这两个法门。

  

上师如意宝老人家日不阙讲,用一辈子来弘扬佛法。他讲过很多法,但他最主要讲的就是这两个法门,主要弘扬的也是这两个法门。

  

很多大德有授记:跟法王如意宝结缘的众生,将来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师如意宝也曾经号召大家发愿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一百万遍。上师当时讲,若是能如理如法地圆满阿弥陀佛名号一百万遍,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特别重视净土法门,这也是他一辈子主要弘扬的法门。

大圆满法也是这样。《胜利道歌》里讲:“甚深光明大圆满,仅闻词句断有根,六月修要得解脱,唯此铭刻于心中。”意为大圆满法就这么殊胜,应该唯一把这个法门记住,好好学修这个法。他的很多教言里都有这样的话,所以法王一生中主要也弘扬大圆满法。

  

这两个法门都是今生解脱、即身成佛的法门。大家现在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真心实意地想解脱,想成佛。很多人很盲目,没有目标,这样就不如法了。学佛修行应该有目标,有了目标,然后要有方法。虽然你想解脱,想成佛,但没有无缘无故解脱的,也没有无缘无故成佛的,想解脱、想成佛就要有方式、方法。

  

我们遇到了净土法与大圆满法,这么殊胜的法门,这么方便的法门,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现在通过净土法,通过大圆满法,可以今生解脱,可以即身成佛,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达到我们的目的。

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人身,就意味着得到了解脱的机会,而解脱的机会非常难得,千载难逢啊!今天我们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这是累生累世修来的福报,假如我们能利用这个人身学修佛法,今生就可以解脱...

心,就像无智的小孩,而觉性,就像一个充满智慧的老智者

如果能够分辨心及觉性,而认识到原初本性,究竟的见地会渐渐清楚。即使内在觉性现在还不清楚, 只要不让心散乱于外,即可;因为觉性就在心的甚深处。一种说法是,就像是水和冰:水和冰不完全一样,后者...

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如今遇到了释迦牟尼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又积累了这么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她发自内心地欢喜,因此而获得了无量的福德。世尊清清楚楚地知道此事。傍晚回向的时候,世尊对国王说:“你所积累的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善根更大的人?”国王心想:“不可能有比我福德、善根还大的人。”于是就说:“谁的福德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世尊就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了回向。世尊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做回向,胜光王心里十分不悦,于是与诸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最后献策:明天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的时候,我们多做些饭菜,让饮食溢到器具外面,等贫女来捡的时候,我们就打走她。国王同意了。第二天贫女遭到了殴打,不由得生起了嗔恨心,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做了回向。

    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嗔恨心的过患也不可思议。我们要随喜一切,随时随地观察、忆念、随喜他人的善根和福德。我们可以忆念佛的愿力,忆念佛在因地的修持以及佛断证圆满的功德,然后生起欢喜:“佛当时发了那么殊胜的愿啊!哈哈!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为了四句正法舍弃了无数次的生命,那么精进啊!哈哈!”发自内心地高兴,进而去忆念佛、菩萨、阿罗汉以及修行人的功德,在心里生起欢喜,这也是一种殊胜的窍诀。若是能这样脚踏实地地修,一定能成就。

    现在人都会说“随喜”,一开口就是“随喜”,但都是表面上的随喜。内心真的随着他人欢喜、高兴,真有发自内心的喜悦,那才是真正的随喜。

    我们看到他人积累福德和善根,修行有进步了,得到表扬或奖励了,得到世间的一些利益了,应该赞叹,应该随喜。但是有的人心里却欢喜不起来,这叫嫉妒。你再嫉妒,也影响不到他的成就,也无法阻碍他的进步。但是人都有这种烦恼和习性。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是也控制不住。现在我们就要通过随喜来对治嫉妒心等烦恼习气。

    不要嫉妒任何人,嫉妒心的过患非常严重。尤其嫉妒金刚道友是非常不好的缘起,生生世世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是已经发过菩提心的人,已经进入了密'乘,应该帮助、利益众生,应该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你没有直接帮助、利益他们,他们自己就获得了成就与利益,这时你不能不高兴。否则,说明你的慈悲心不到位,说明你的菩提心没有发出来,更不用说进入密乘了。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只为他人不为自己,这是一种成就的要诀。真正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低处,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最高处时,你已经圆满了,成就了。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自私,放下了自我,这叫开悟,叫成就。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

法王如意宝:希求异性朋友、名声、财富,就会有剧烈的痛苦!

法王如意宝:希求异性朋友、名声、财富,就会有剧烈的痛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
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对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来讲,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时不在说法。如果功夫用得好,一个平常看起来极微不足道的机缘,足以激发其本有的智慧现前。感温禅师的侍者之悟道,便是一例。投子感温禅师,...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楚安慧方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楚安慧方禅师悟道因缘
楚安慧方禅师悟道因缘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楚安慧方禅师,文殊心道禅师之法嗣,俗姓许,本郡人。慧方禅师出家后,投大别文殊心道禅师座下参学。后逢北宋徽宗排佛,所居寺院被改为神霄宫。不得已,慧方禅师便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