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忏】-佛教中的拜忏怎么拜

\

拜忏

  拜忏的意思就是忏悔,忏就是忏除我们过去所有的业障,悔就是悔改,未来更不再造诸多的业障。忏悔其实是我们至诚恳切地礼佛、念佛、称念佛的名号,由佛菩萨的慈悲摄受,发露自己过现的罪业,誓愿未来永不重做如此恶业,并在忏悔后复不再造。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religious ceremonies of worship and confession] 旧时请僧道念经礼拜,为人忏悔罪过,消灾免祸。

  他们家为这小长毛鬼拜忏念佛烧纸锭,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茅盾《春蚕》

  引证解释

  指僧尼为信徒拜佛诵经以忏悔罪业,或超度亡灵。

  南朝梁武帝在 郗皇后 死后,集录佛经语句为《梁皇忏》十卷,命僧众拜诵祈祷。相传这是拜忏之始。 明吴炳《画中人.旅衬》:“不须另请男众,小尼原会拜忏的。”《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乡下迷信的事太多了,吃素念经是迷信,拜忏打醮是迷信,坟地风水也是迷信。”

仪轨

  《地藏经》云:'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是故,我辈凡夫当时时反省求忏,惕励修行。

  诵经拜佛,为己或代人忏悔,称为拜忏,又名礼忏,始于南朝梁武帝,结集之《梁皇宝忏》。求忏非为规避业报,乃坦诚认罪,誓不再犯。拜忏即在洗涤心垢罪业,获清净解脱。

  目前通行忏法仪轨,系由历来祖师依佛经所成,修忏法获感应者,亦不乏其人。盛行至今者,如:

  梁皇宝忏

  系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以其后生前嫉妒嗔恚,死后堕而为蟒,苦不堪言,帝遂延揽高僧,搜索佛经,录其名号,共成十卷,为其忏礼。郗氏蒙此功德得度,生忉利天。自古迄今,虔礼此忏,所为所祈者,皆有阴骘感应,为我国流传最久之忏法。

  水忏

  又称慈悲三昧水忏,唐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人面疮,濯除累世冤业,遂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此忏法,至诚虔修,可解宿世冤业。

  大悲忏

  又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据大悲咒所作之忏法。

  药师忏

  又称药师三昧行法,系依《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作,祈消灾延寿,多礼此忏。

  净土忏

  又名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大无量寿经》及称扬净土诸经所成。

  地藏忏

  又名慈悲地藏忏法,所成年代较晚,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福,多拜此忏。

  其他

  此外,如: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今皆盛行。眷属延僧礼忏,家人亦当斋戒精诚,始能有感,倘能亲自礼忏,功德更形殊胜。

  世俗以诵经拜忏可转为冥钱,供鬼魂于阴间受用,此见不合佛法。诵经拜忏乃在消除亡灵业障,超荐其往生极乐,非愚民迷信之作为。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为什么说人生的大乐与地位财富没有关&

净空法师:为什么说人生的大乐与地位财富没有关&

「又海东元晓师《宗要》云」,这是现在的韩国人,元晓法师,他有一部《无量寿经》批注,叫《宗要》,里面说,「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往生西方的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

印光大师: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印光大师: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原文:乐邦教主,弥陀世尊,济度无方,津梁罔测。在因发四十八种之大愿,得果摄十方九界之有情。故致川流波赴,同归净域,海纳空含,悉证真常。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之大...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

这些癌和吃最相关

这些癌和吃最相关

俗话说“病从口入”,“癌”字有三个“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国际研究证实,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值得警...

女子喝3年自磨豆浆后查出癌症,雌性激素超数倍

女子喝3年自磨豆浆后查出癌症,雌性激素超数倍

现在的人都很注重养生,大家都知道吃原生态的食物是养生的方法之一。特别是豆浆里面有植物雌激素,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早上一杯热豆浆,身心都...

方海权:五种行门速得财富和改造命运

方海权:五种行门速得财富和改造命运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佛说像法决疑经》佛说: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佛陀接着说:譬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