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法二施

  晌午时分,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钵,在回祇园精舍的路上,求陀那忽然有感而发对安息罗说:「今天受信徒的丰富供养,我打从心底感觉到惭愧不安,想想我们学道甚浅,如何能消受得起这分厚重的嚫施供养呢?」

  安息罗颇有同感地回答:「是啊!信众布施之恩,不知道应该如何回报?信徒布施,将来能够获得财富无量的福报,而我们的福德不是因而减损,受到贫穷的果报吗?」比丘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

  回到精舍,心中疑惑未解,所以恭敬地向佛陀请教,佛陀慈悲地说:「当你们受到信众供养的时候,有没有为他们宣说离苦得乐的佛法呢?他们听懂了吗?」

  「是的,佛陀!我们依照您平时的教导,为他们宣说发掘内心财富的方法,他们十分欢喜。」

  佛陀称叹道:「你们能这样说法,正是另一种的布施供养。在世间上有二种布施,一是法施,二是财施。世俗以财布施为主,但出家学道的僧众则以法布施为要。财施能招感富裕的果报,但是有了财富不一定能消除烦恼。犹如在黑暗的房间里面放了许许多多的金银财宝,能够使房间变得光明吗?」。

  「不能,佛陀!黄金钻石都不能使黑暗的房间变得光明。」

  佛陀说:「所以,法施就是能照破暗室的一盏明灯,一灯可除千年暗,勿疑勿惧,精进修行吧!」

  比丘们听了佛陀的教诲,豁然了悟财法二施平等无差,因此更精进的用功修行。

相关文章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法句经·世品第167偈颂)  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  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复有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俱来会坐。    尔时佛告尊者阿难言。汝当谛听...

法句经故事集 何必妄想

法句经故事集 何必妄想

  玛塔侃达理是个年轻的婆罗门,他的父亲非常吝啬,从来不布施。即使玛塔侃达理是独子,但身上所带的首饰也是父亲为了省钱,而亲自打造的。所以当他患了黄疸病时,他父亲也不请医生来治病,终于使他病入膏肓。...

五台山的故事:达天和尚传

五台山的故事:达天和尚传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中并有四十颗牙齿的具足...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一卷--阇那崛多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一卷--阇那崛多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第一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思惟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咸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调伏一...

茶经--陆羽

茶经--陆羽

茶经 陆羽 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