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佛教是非宗教
佛教是教育人们明白真理,舍弃妄见,改恶向善,去邪归正,改造人类的大教;是使人们从 迷梦中觉醒,不贪着、不自私,尽一己之力为大众服务,为群生谋福利——普利群生的善法;更 是使众生去惑证真,卸下重担(心中所粘附的事物),生活得轻松愉快,有意义、有价值,得真实受用的妙法。因之,它是对社会和国家具有莫大现实积极意义的伟大宗教。因为举凡社会的不安和国家的动乱,莫不由人们的贪、嗔、痴这三大劣根性在作祟。人由于物欲炽盛,贪心高涨,才 不择手段地去干那贪赃枉法,投机倒把,走私受贿,甚至阴谋叛乱,结党营私等等的罪行。而佛 教正是向这三大毒根——贪、嗔、痴开刀的。
至如世界的运行和人类的遭遇,都是由于人们自己无明妄动,着境造业所感召的果报。换句 话说,都是人们自作自受,非干鬼神之事。而且只要人们迅猛觉醒,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人人 都能成佛。佛是主张一切平等,无有阶级差别的广博大教。因之,很多人主张佛教是非宗教的。 复次,从佛教的宗旨来看,圆顿教从最究竟处着眼,说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无佛无众 生,法法皆空。起心动念,即乖自宗。所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它是以无所宗为宗的。无所 宗为宗是佛教的真宗,以有所宗,即落偏见故。所以也有很多人以此称佛教为非宗教者。但他们 似乎忘记了佛教虽以无所宗为宗,但非无主,还有个无宗之宗在,所以又非不宗教者。佛教所讲 的是辩证的真理,以无所宗故,不应言是宗教;以无所宗为宗故,不应言非宗教。非空非有,非有非空,乃佛教不立二边中道之的旨。
摘自《略论明心见性》
相关文章
选自印光大师文钞与周福渊女士书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
那这里面,这一段的公案里面,王湘他自己感觉身在半空中,听到哭声就像蜜蜂、苍蝇那么小声,那男女围绕在旁边哭泣。这个常常我们如果去助念,我们去助念,印光大师有说,不要...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恶业夹杂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债主都来讨债。...
过了河,已放下 我们一定要养成一种简洁、大气、直接的思维方式。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去面对问题,首先,不会浪费时间;其次,当你果断处理的时候,原来干扰你的那种错综...
作者:百度百家号国学杂谈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那时候人心很单纯,很善良,不管谁家来了乞丐,都会给人家做点吃的,宁可自己吃不饱。那时候的乞...
复孙艺民居士书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不为详示利害,以致由手淫与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残废,无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当常存严恭寅畏之心。不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