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青。王女十六岁时,父母见女儿日渐长大,就想替她寻找佳婿。王女告诉父母:「我还不想出嫁,除非能找到像我一样肤色金黄,头发绀青的夫婿,我才愿意。」于是父母到处打听,却不能找到这样的人选。

  这时佛陀住在舍卫国,国中有人行商到波罗奈国,国王就请商人打听,商人告诉国王:「舍卫国内有一个人,他的相貌更胜于王女。」国王听了非常欢喜,令商人迎娶佛陀至波罗奈。

  商人于是写信给佛陀,信上说王女端正无比,希望佛陀能迎娶她。

  佛陀这时正在祇园精舍为大众说法,带信的人直入精舍,把信交给佛陀。由于佛陀已经预先知道信上所说,因此一拿到信,就撕毁它,并且写了一封信给王女。信上说:「世间一切的苦,都是由恩爱所生,有生必然会衰老、生病,由病而致死,由死而有忧哭,所以世间一切苦,都是从恩爱所生。」

  王女看了信,思惟其中道理,即刻获得五种神通,与父母辞别,飞到佛陀座前。佛陀见了王女,面露微笑,口中发出五色光明。

  阿难见此奇景,上前询问佛陀因缘。佛陀便为大众叙说金色女的本生因缘:

  迦叶佛时,金色女是一户贫穷人家的妇女,他的丈夫手脚萎缩,不能走路,生活困顿。一天,幸遇迦叶佛为贫女开示贫穷与富贵的因缘果报,又教授其经法。金色女心生欢喜,持帝释所赠天衣,布施设供供养迦叶佛,以此功德,寿尽来生世间,为波罗奈国王女,由于喜欢读经布施,因此得身体黄金色,头发绀青的果报。

  比丘们聆听佛陀所说金色女的本缘之后,知道喜读经典、布施供养的功德无量,不可思议,都生起勇猛精进的道心。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四句悟道

下一篇:宿世业报

相关文章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一:远离散乱方成禅定

佛陀本生传之三十一:远离散乱方成禅定

  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婆罗门种姓之人,勤学吠陀等一切学问,不久即以智者赞誉而声名远播。他不但财富圆满,而且素喜布施,更深知在家乃一切过患之来源,故而他即如抛却杂草一般出家苦行。当其离家...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寺院里新来一位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海涛法师: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门前。佛陀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大门,便对阿难说:「这家人前世种下善根,但不知今世如何。...

《百业经》:(64)俱天太子 引诸青年得证圣果

《百业经》:(64)俱天太子 引诸青年得证圣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为富不仁的果报

为富不仁的果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波斯匿王于静处思惟:‘世界上很少人能拥有名利权势后而不骄奢浪费,并且能够知足节欲,保持廉洁,不伤害、恼怒别人。绝大多数的人获得显赫的权势后,都不免骄奢...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李崇矩。信奉释氏,饭僧至七十万。造像建寺尤多。尝劝太祖释叛党妻子万余人。有郑伸者。客崇矩门下十年。上书告矩阴事。太祖释不问。未几。崇矩为大将军。子继昌。累官左神武大将军。郑伸早死。母诣继昌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