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的制度里,比丘不能受别请的怎么叫别请呢?

供养的规矩

供养法师不可有分别心

为什么在家人要供养出家人,护出家人的法?

因为出家人专心修道,没有世俗人那样多的妄想,那样多的烦恼、妒忌。如果能这样,对于在家人的恭敬和供养,才能受之无愧。

如果不认真修行,甚至不如在家人的虔诚,那就没有受人恭敬和供养的资格,这一点要深深觉悟,不可鱼目混珠,在佛教里面混饭吃。

在家人供养出家人的时候,也不可有分别心,不可有选择心,这位法师有修行,我要供养他;那位法师没道行,我不供养他,不要有这种不正当的心理。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供养三宝,不要挑三宝的错,吹毛求疵;若是专找三宝的毛病,那是贡高我慢作怪,根本谈不上护持三宝。

勿别请僧人应供

《楞严经》里有一段叙述阿难尊者受别请而遇上摩登伽女,她以〈先梵天咒〉把他摄到淫室里之后,佛说〈楞严咒〉令文殊师利菩萨用这个咒把阿难陀救回来。

阿难尊者因为以前受别请而发生这种危险,所以从此之后,他就再也不受别请了。

怎么叫别请呢?

就是,在这一帮僧人之中,单独地到外边,受某一个护法、居士请去供养;单独去应供,这就叫受别请。

在佛的制度里,比丘不能受别请的。

譬如,

这儿有十个比丘,其中有一个人,有人欢喜他,对他很有缘,单单请他一个人去吃饭,应供,这不可以去的!必须要十个比丘都一起去,才可以;单单一个人不可以去的。

那么阿难尊者因为以前受别请而发生危险,之后知道错误了,以后永远再也不受别请,这也是阿难尊者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恭录自法界佛教总会 ‧【居士基本守则】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持过午不食戒的人,吃早饭要注意这点

宣化上人:持过午不食戒的人,吃早饭要注意这点

持过午不食戒的人,吃早饭要注意这点。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持戒人,在早晨吃饭时,在东方天空发白的时候,能见房顶的瓦,或见自己五指时,那才可以吃东西。否则即是犯戒。希望...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藏六如龟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边树下打坐参禅,精进自励,然而十二年来不但未能开悟证道,心中甚至充满了...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

累积资粮,是获得暂时解脱和圆满佛果不可或缺的。续部中说:“未积资粮无成就,沙子不能榨芥油。”不努力累积资粮,只想得到福报和成就,就像想从沙子榨出油来,是不可能的事...

请找准属于您自己的回向文(二)

请找准属于您自己的回向文(二)

作为佛法修持者,一旦度过初学阶段,完全可以为世间事业而特别进行修持。回向的窍诀的超越修法本身,因为如法的回向,回一得万报。甚至百千万回报。回向的意义和功德永远是最...

净空法师法语:别真生气

净空法师法语:别真生气

1.魔是这样的,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这个性情,只要你如如不动,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拨,魔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魔境现前,我们如如不动,不被它所动,我们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