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的制度里,比丘不能受别请的怎么叫别请呢?

供养的规矩

供养法师不可有分别心

为什么在家人要供养出家人,护出家人的法?

因为出家人专心修道,没有世俗人那样多的妄想,那样多的烦恼、妒忌。如果能这样,对于在家人的恭敬和供养,才能受之无愧。

如果不认真修行,甚至不如在家人的虔诚,那就没有受人恭敬和供养的资格,这一点要深深觉悟,不可鱼目混珠,在佛教里面混饭吃。

在家人供养出家人的时候,也不可有分别心,不可有选择心,这位法师有修行,我要供养他;那位法师没道行,我不供养他,不要有这种不正当的心理。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供养三宝,不要挑三宝的错,吹毛求疵;若是专找三宝的毛病,那是贡高我慢作怪,根本谈不上护持三宝。

勿别请僧人应供

《楞严经》里有一段叙述阿难尊者受别请而遇上摩登伽女,她以〈先梵天咒〉把他摄到淫室里之后,佛说〈楞严咒〉令文殊师利菩萨用这个咒把阿难陀救回来。

阿难尊者因为以前受别请而发生这种危险,所以从此之后,他就再也不受别请了。

怎么叫别请呢?

就是,在这一帮僧人之中,单独地到外边,受某一个护法、居士请去供养;单独去应供,这就叫受别请。

在佛的制度里,比丘不能受别请的。

譬如,

这儿有十个比丘,其中有一个人,有人欢喜他,对他很有缘,单单请他一个人去吃饭,应供,这不可以去的!必须要十个比丘都一起去,才可以;单单一个人不可以去的。

那么阿难尊者因为以前受别请而发生危险,之后知道错误了,以后永远再也不受别请,这也是阿难尊者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恭录自法界佛教总会 ‧【居士基本守则】

 

点我:

相关文章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附体事件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附体事件

乾隆庚午年间,有一次,官库丢失了玉器,于是在嫌疑较大的官库杂役中展开调查。其中有位叫常明的,在被审问时,问着问着,忽然声音变了,用小孩子的声音说:「玉器不是他偷的...

净空法师:你了解出家吗,出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净空法师:你了解出家吗,出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所谓的“家”,大智慧者认为是束缚身心的牢狱,而愚人则执为快乐享乐的处所。 “家” 是什么?家是烦恼,家是执着,家是无明,家是欲望,家是苦迫,家...

净空法师法语:供养佛菩萨的形像的意义

净空法师法语:供养佛菩萨的形像的意义

1、因断不了,但是缘自己可以控制。我们阿赖耶识里什么因都有,我们今天发个愿,要佛的这个因,给它加增上缘。我们信佛,发愿往生,念阿弥陀佛,这就是给极乐世界这个因,把...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

1223经:本经叙述皈依三宝的殊胜功德。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过去还是当前,都生活着为数不少的贫困群体。我们有时不由地为自己的悲苦命运而太息,甚至因此而怨天尤人...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

宽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

宽容是人生最好的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世有度量,不苛求。能够有谅解、克制、包容的胸怀。俗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