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的制度里,比丘不能受别请的怎么叫别请呢?

供养的规矩

供养法师不可有分别心

为什么在家人要供养出家人,护出家人的法?

因为出家人专心修道,没有世俗人那样多的妄想,那样多的烦恼、妒忌。如果能这样,对于在家人的恭敬和供养,才能受之无愧。

如果不认真修行,甚至不如在家人的虔诚,那就没有受人恭敬和供养的资格,这一点要深深觉悟,不可鱼目混珠,在佛教里面混饭吃。

在家人供养出家人的时候,也不可有分别心,不可有选择心,这位法师有修行,我要供养他;那位法师没道行,我不供养他,不要有这种不正当的心理。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供养三宝,不要挑三宝的错,吹毛求疵;若是专找三宝的毛病,那是贡高我慢作怪,根本谈不上护持三宝。

勿别请僧人应供

《楞严经》里有一段叙述阿难尊者受别请而遇上摩登伽女,她以〈先梵天咒〉把他摄到淫室里之后,佛说〈楞严咒〉令文殊师利菩萨用这个咒把阿难陀救回来。

阿难尊者因为以前受别请而发生这种危险,所以从此之后,他就再也不受别请了。

怎么叫别请呢?

就是,在这一帮僧人之中,单独地到外边,受某一个护法、居士请去供养;单独去应供,这就叫受别请。

在佛的制度里,比丘不能受别请的。

譬如,

这儿有十个比丘,其中有一个人,有人欢喜他,对他很有缘,单单请他一个人去吃饭,应供,这不可以去的!必须要十个比丘都一起去,才可以;单单一个人不可以去的。

那么阿难尊者因为以前受别请而发生危险,之后知道错误了,以后永远再也不受别请,这也是阿难尊者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恭录自法界佛教总会 ‧【居士基本守则】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人在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即刻都现出了

宣化上人:人在临命终时,一生善恶即刻都现出了

宣化上人阿难:佛又叫一声阿难,你知道吗?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这个世间的众生,都生了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么循环不断,在六道轮回里头转来转去,所以叫生...

【悲观】悲观的意思,佛教徒是不是悲观者?

【悲观】悲观的意思,佛教徒是不是悲观者?

悲观的意思(佛教解释)  悲观,一般指消极失望。在佛教中是五观之一,出自《法华经.普门品》:“悲观与慈观,常愿常瞻仰。”即以悲悯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这里的悲观不是说垂头丧气,而是大悲心,慈能予乐,...

传喜法师: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传喜法师: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传喜法师占卑八關齋戒(10.06.02) 忏悔持戒自利利他 今天在藏历来说是四月的二十一号,二十一号是地藏菩萨日,所以今天我们做任何一样善...

净空法师:家中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植物人,临终为

净空法师:家中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植物人,临终为

问:老年痴呆症的业因是什么?答:老年痴呆症主要的塬因是愚痴。愚痴就是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这是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烦恼。在诸法中,往往不能辨别真妄、邪正、善恶与利害等...

正如法师:信願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正如法师:信願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信願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正如法师法语 1、念佛法门殊胜极妙。2、信願念佛,决定往生。3、念佛乃人生最快乐的事。4、念佛人,有大福报,有大智慧。5、念佛人,是...

体慧法师:严持戒律 观照自心

体慧法师:严持戒律 观照自心

体慧长老江心寺2月18日开示 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今天受的戒就是出家人的戒,是最重要的,是成佛之法,解脱之法,做菩萨的大法,是了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