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信受这部经的功德比一天三时布施供养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这是一段。比喻佛每一天三个时分早、中、晚,把他的身命布施给一切众生,不是一个身、两个身,百千亿恒河沙——一个恒河沙你也数不尽了——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舍,舍身命,这是早晨。中午又以恒河沙身布施,晚上又以恒河沙身布施。这是形容词,那这个人一天用好多身命布施?这是行菩萨道的。

《金刚经》上是这样说,为什么?有相的,这个功德你以多少身布施,一万个恒河沙身布施、一万个恒河沙身布施,还是有相。《金刚经》是无相的,既然是无相的,来定它功德,怎么定?无相,遍。拿这个无量百千万亿的劫,每一天日初、日中、日末,日三时来供养。比较,比较什么呢?诵经功德。

若你闻到《金刚经》了,闻此经典,真正地信,相信经的意思;不逆就不违背经,顺着经的含义。就是你听到《金刚经》赞叹持诵,不违背《金刚经》的义,比那个一天三时供养恒河沙的身命功德还要大。

假使一个人行菩萨道,他一天的早晨日出恒河沙布施一切众生,中日分恒河沙布施,后日分(就是晚上)又以恒河沙布施,这些布施的身是无量的;而不是一天,经过百千万亿劫,常时如是布施,这个功德能计算吗?但是要比起来闻到《金刚经》信持、不逆者,不对《金刚经》对抗,真正地真诚信,信《金刚经》的功德,比一天三时布施供养无量身的功德要大。

如果你书写《金刚经》,受持不是一天,天天如是,不止信心不逆,而且要读诵领受了,领受《金刚经》的义理,就持之不舍。就像拿手转个东西,一直转着不放下,这叫受持、读诵。完了再加为人解说,给人家讲。舍身命不如读经的功德大,舍那么多身命,不如一念的信心。信心不逆,光说的信,再加上能读诵,受持不舍,胜过以身命的布施。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如是跟我们解说,假使我们看见一个人舍身命救护别人,另外一个人诵《金刚经》,我们以世间的眼光看,赞叹那舍身命的,不会赞叹在那边读《金刚经》的人。佛教授我们不是这个样子,就是持经的功德大,因为它是无相的。无相的功德不可计,怎么计算它的功德?有相的总有个量,有量就可以计,无量的不可计。

佛用这个比喻,是显《金刚经》的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你能把虚空计算出来吗?你不能计算虚空,空了不能计算,只是世间相的虚空。《金刚经》是胜义空,胜义空你更不可思量了。一天三时以身命供养,还是可思量的,它有数字、有相。《金刚经》是无相的。《金刚经》讲的佛心,佛心的功德不可限量、无我。持经的人,他心里头持的是《金刚经》,一定断我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经文如是,他随时念,他心里就想没有我、也没有我所。

读经就是佛心,《金刚经》就是佛心,佛心的功德有边际吗?没有边际,不可以称量。因此说读《金刚经》的功德,比前文所说的一天三时供养,比供养那些身的功德还大的原因在此,就这个道理。

同时佛又说,凡是读《金刚经》的人,佛的心跟他的心——因为他读《金刚经》就是佛的心,因此佛见着他,而且知道他,所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见到他什么了呢?知道他什么了呢?他的功德无量,因为他成就了不可量、不可得、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是在理上知道的。

他能读《金刚经》就是荷担了无上正等正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翻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这叫般若的大乘。

因此我们每位道友,当你诵《金刚经》的时候,你一天诵一遍,每天诵一遍,最多是二十分钟,你诵得快一点一刻钟。你每天能够坚持受持诵一遍《金刚经》或者三遍、五遍、七遍更多,你求福德、求功德,这个福德、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你在诵《金刚经》的时候,就是受持如来的法;持着如来的法、传播如来的法,就是荷担如来的事业、承受了如来的事业。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

大安法师: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

问: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吗?  答: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净土法门念佛往生净土,佛法不离世间法,不能跟世间法格格不入。所以无论从佛教的戒律,还...

净空法师:处逆境也不生气

净空法师:处逆境也不生气

处逆境也不生气「瞋心,于违情境上」,就是自己种种不如意,不适合自己的心理,不是自己的愿望,在这些境界裡面起了瞋恚,忍不住了,「不能含忍,不了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

传喜法师: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传喜法师: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佛性是我们生命当中的无尽藏的一个宝贝,是我们生命的精华。这个精华在大自然里面,你看,日精月华,日是精,月是华,我们生命的精华就是佛性。如果我...

宗舜法师:《浙藏敦煌文献》佛教资料考辨

宗舜法师:《浙藏敦煌文献》佛教资料考辨

《浙藏敦煌文献》佛教资料考辨   宗舜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浙藏敦煌文献》中佛教资料部分的研究,给原本未能定题的绝大部分资料拟...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四篇 禅是经纲 经是禅网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四篇 禅是经纲 经是禅网

破禅的智慧 第四篇 禅是经纲 经是禅网   一生奉佛的阎锡山在晚年说了一句极具批判意义的话:“佛理易懂,佛书难读。”事实上,一千年前的禅宗刚刚形成时...

仁清法师:实际陈设和意变无量

仁清法师:实际陈设和意变无量

 再讲供养,供养我在别处讲过了,在这边没讲过。供养,严格地讲,分开的话,叫上供下施。下施就是布施,我们平等地这个辈份呢可以叫做布施,对于下三恶道,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