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5.实修普
5. 实修普供养 《普贤行愿品》中不论是供花、供灯还是供水,种种的庄严具都是虚空量。我们现在可以来做一个供养,我们打开心量,仗着普贤菩萨和法力的加持来修普贤供。 大家可以把念珠拿出来捧在手中,我们来供佛,没有戴念珠的,可以观想,我们这供桌上有鲜花,也有念珠,还有法器,还有各种供品,还有这个道场。 怎么观想?不要观想着只有四堵墙,我们坐在一个几十或者几百平方米的地方,要把墙都给打开,把它观想成为宇宙大。我们不是在聊城,我们是在宇宙之中,我们这个道场遍满宇宙,就是华严大道场、宇宙大道场,要用宇宙的量来供养佛。 要观想,我们手捧着念珠,捧着供品或者护身符,然后化成无量的分身供养在每一尊佛前。 宇宙有无量的佛,我们也分身无量,每一尊佛我们都平等供到。然后我们手上的念珠、桌子上的供品都化为了须弥山(注:须弥山叫做妙高山,有天眼才能看见,地球和月亮都围着须弥山转)。 要观想,我们供桌上的蜡烛,这时候都变成了妙高山。如果妙高山想象不起来,可以想成喜马拉雅山,然后再无量地放大,宇宙之中充满了各种供品,用观想叫意供养,就是心意的供养。 这时候观想:愿此清净供,化成须弥山,悉以普贤力,供养十方佛。仗着普贤菩萨的大愿,用法界的量来供养十方的无量佛,诸尊佛的面前都有诸大菩萨和圣贤僧围绕,都有我身在修供养。 假如手中捧着的是水,要观想成为大海,一四天下的四大海水,充满虚空无量的望不到边的水,清净的甘露供养在佛前,然后可以念一个咒来加持,就是法力的加持。大家随着我念的咒观想: 愿此清净供,化为须弥山, (假如供鲜花,即为“化为妙香云”,假如供水,即为“化为四大海”) 悉以普贤力,供养十方佛。(一遍)嗡啊吽!(二十一遍) “嗡”就是我们手中和供桌上的供品充满虚空,都放出清净的光明,没有污秽和不净。供佛的供品一定要清净,不要有不净的来源,比如 水果要洗干净,需要洗的必须洗,需要烧的必须烧,需要切的必须切,刀净、水净、火净,一定要清净。 另外有的供养来源不净,比如是偷来的、抢来的、骗来的,这些不净来源是不能供佛的。 如果我们对接受的东西不了解,不知道是不是清净,那我们要念嗡啊哞。“嗡”就是清净,仗咒力把供品都清净了。 “啊”就是遍满,我们手中的供品化为无量,遍满宇宙充满虚空供养在佛前。 “吽”就是普供养。 所以,这个咒能够让我们获得无量的福报,每一件供品都能变成无量。我们供养的时候要观想: 我身化为无量身,供养法界无量佛, 虚空有尽,我此供养无穷! 虚空有尽,我此供养无穷! 虚空有尽,我此供养无穷! 供佛都可以供什么?供佛可以有十大供养,香、花、灯、烛、水、果、衣、食、宝、茶,叫十大供养。十大供养供佛的功德都很大,用宇宙性的量来修,那福报就大得不可思议。 供佛的时候要注意,像饮食、水果要在中午之前,也就是太阳正日中之前供养,下午不供,因为佛是过午不食的,但是像香、花、灯、烛、水、衣、宝、茶,这些下午和晚上都能供。 受八关斋戒下午不能喝牛奶,不能吃糕点,因为八关斋戒有一条斋,斋就是过午不食,叫不非时食,非时就是过了中午吃。斋跟素是两回事,吃素的人不一定吃斋,虽然吃素,可是过了中午还吃牛奶糕点,晚上还吃饭,那就是没有吃斋,吃素又过午不食,就是吃素斋。 我们供佛的时候,可以把供品托在心窝这个位置,如果是饮食,就必须高过鼻子,供佛的水果和饮食要在鼻子以上、眼睛以下。因为太高了怕倒下来,太低了,鼻子和嘴出的是不净之气,碰到供品上就不清净了。所以为了清净,连做饭都要戴口罩,供的时候不要一边托着供品一边说话。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供佛,脏的东西要洗干净,水果不能脏兮兮的就供到供桌上,你自己都不吃,还给佛吃?要洗干净放在盘里装好。 有人问供佛供几个水果?没有数量,供一盘、两盘、三盘都可以。有人说神三鬼四,供神就三,供鬼就四,佛不是神也不是鬼,所以不用讲数,供几盘看自己的条件。但是不管供多少,心量要大,福报就大。 我们供佛的时候,把一变成无量,就产生无量的福报,有一个咒可以念,这个咒一念的时候,供品产生的福报就有百千万亿倍。 把念珠捧在手中,这个加持咒一加持,福报就大得如虚空。当然要相应地打开心量,心量打开,念这个加持咒的福报就很大,比如像往生被(陀罗尼被),或者念珠,我们一念,都有加持力的。 念这个咒也要观想,像刚才一样,我身化为无量身,托着宝贝供养在十方佛的面前,每一个都化成须弥山,有如四大海,充满虚空遍满宇宙供养诸佛。我们来念这个咒: 嗡!桑巴拉,桑巴拉,波玛纳萨拉,玛哈藏巴巴吽!帕德所哈!(七遍) 通过这个供养就得到加持。什么叫加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加持就是诸佛菩萨的力量加过来,我们打开心量持住,叫做得加持。我们通常说念佛得到感应,事实上也是一种加持,我们的至诚感应了佛,佛应我们的至诚而现前。 窥基本是唐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后从玄奘出家,成了玄奘的高足弟子。他一生著述无数,宣扬玄奘传入的法相唯识学,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然而,窥基出家的原因却非常奇特... 顶礼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顶礼是佛家最虔敬的礼拜仪式,即五体投地,以顶额触地(或尊者之足),翻双掌(表示承尊者之足)。通常是向佛、菩萨或上座行此礼。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舒两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天早上,世尊身披袈裟(kasaya)手持钵盂(prata)到城中化缘(pindapata)。当时,有位施主供养了许多甘美的食品... 贰、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一、应当发愿,愿生极乐 《阿弥陀经》的宗旨,是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不只是极乐世界的救主-- 阿弥陀佛,祂成佛以来十劫之间,... 多生累劫修安忍 释迦牟尼佛曾为行境仙人,魔王波旬就幻化出五百位精通种种害人技巧之恶人,于五百年中日夜不停地紧随仙人身后妄图加害他,从早至晚、不舍昼夜。这五百人于仙人行、住、坐、卧之时,不放弃... 佛法让生命更丰富——传喜法师应邀央视华人频道谈访2014.07.25 前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到人身,也遇到了佛法,面对当下如何唤醒内心的澄净,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