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如何不受穷的果报

诸位读过《了凡四训》就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生谁给你定的?自己定的,不是别人定的,这才真正是公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这一生命裡头缺财不要紧,现在修,积极的修都来得及。

了凡先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自己懂得修因,叁种因他都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不但他自己做,太太也帮他做,全家做,所以他的命运改得那么快。

发了财,发了财自己并不享受,实在讲,过他非常快乐的生活,节俭,把自己省下来多余的,再帮助一些需要的人,他的富贵永远享不尽,生生世世不受贫穷的果报。他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有求必应。

 

点我:

相关文章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动力就是情...

传喜法师:学佛是生命的实践

传喜法师:学佛是生命的实践

思亲祭祖求解脱——冬至蒙山法会开示 2013.12.22 学佛是生命的实践 我们的法会跟看电影、听演讲不一样,这是一种生命的实践,经过半天这样下来,你整个身心...

药师山·紫虚居士:不要为了福报而供养佛菩萨

药师山·紫虚居士:不要为了福报而供养佛菩萨

不要为了福报而供养佛菩萨 我们供养佛菩萨只要起恭敬心去供养就可以,最好不要带着为自己的各种要求。例如在供养佛菩萨时请佛菩萨保佑你赚钱(甚至赚某一数目的钱),你...

昭慧法师: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

昭慧法师: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

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 台湾玄奘大学教授昭慧 一、绪论 当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佛教不可能对此毫无闻问。即使是全心隐修而不欲入世间行菩萨道的修行人,只要是...

心机深的人祸深,心量大的人福大!

心机深的人祸深,心量大的人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红尘之中心临百事,唯有宽大的胸怀才能成就万物万事并存的和谐与美好。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净明道祖师许真君之...

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

不为往​事扰,余生只愿笑

生活像一面镜,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请记得,让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而是你的微笑。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已经失去的,也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此刻拥有的,不为往事扰,...